中郡太守王門、五原郡太守關純、朔方郡太守耿武等地方官員一一相見之後,便向東而行,數度穿越長城內外,目標直指大青山。

之所以說趙興的隊伍會數度穿越秦長城,只因晉國北部的這段長城乃是從雁門蜿蜒向著西南部的上郡而來,從地圖上看許多地方並非自東向西的走勢,而是從北到南的擺位。趙興的隊伍因此要在定襄郡內由西向東橫穿一次長城,然後到了代郡高柳一帶又要自南向北穿越一次長城。

在前往大青山的一路上,趙興總能看到不遠處的長城橫亙在道路一側,那歷盡滄桑的輪廓似乎在向趙興述說著許多崢嶸歲月中的沉重記憶。

作為穿越者,趙興當然知道長城是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民族象徵,但此時顯然還沒有上升到那種高度,也無需上升的這種高度。

“中華”一詞,是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而“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則是梁啟超在1902年《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之大勢》中才提出,是對生活在中華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華人的統稱。

第264卷 第2112節:要把襄陽水攪渾 (31)

中華民族這個充滿了上下五千年歷史滄桑感的稱呼,實際上,從提出再到後來被國人認可,只有區區一百餘年的時間。既然在漢代時尚無中華民族的概念,那麼長城便只是一道保守的防禦工事,並沒有承載起更多人為賦予的精神內涵。

漢人的民族主義形成或者說是覺醒,是在後世南北宋時期被北方各族屢屢侵略欺凌之後才真正開始。在秦漢時代,並沒有純粹的民族主義,許多異族只要表示服從王化,願意接受中原地區的先進思想文化,他們便可以被帝國吸納進來,成為正式的國民。

金日(mì)磾(dī),字翁叔,是漢武帝十分喜愛的一位大臣。他卻是地道的駐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漢武帝因獲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故賜其姓為金。漢武帝病重時,託霍光與金日磾輔佐太子劉弗陵,並遺詔封其為秺(dú)侯。

姑且不論金日磾在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方面建立的不朽功績,單就他能夠獲得漢武大帝的重託與信任而言,若是劉徹和朝中大臣們大漢民族主義思想氾濫的話,又怎麼會讓一位異族之人成為大漢帝國的顧命大臣呢?

想到了金日磾,趙興轉頭問一直陪伴護衛在自己身旁的趙鋼說道:“前兩年,你曾親自抓到過朝廷派駐於河東郡的統兵大將金旋,據說此人的先祖便是漢武重臣金日磾?”

趙鋼仔細回憶片刻,然後點頭說道:“此人單從外貌言語和服飾上看,已經難以區分漢匈,卻與洛陽城內那些養尊處優的大老爺們並無二致。不過司徒黃琬倒是親口說過,此人確實是金日磾的後人,否則也不會官至中郎將,在洛陽城內混得人模狗樣。”

一路說笑,趙興終於來到了大青山腳下。以前這裡是匈奴人和鮮卑人祭天的地方,被其稱為彈汗山,如今卻成為一處風景名勝,供長城內外各族百姓在夏日裡避暑遊玩。趙興之所以在巡遊的線路上將大青山也包含進來,是為了看一看此處如今是否還存在民族矛盾。

按照趙興定下的規矩,以大青山為界,山的東面直至大興安嶺的區域便是堯興族的畜牧區,而山的西面直至受降城則為炎晟族的畜牧區。至於兩族牧民偶爾越界去了對方的區域放牧,也不是什麼大事情,自有專門負責管理草原畜牧的官吏前來進行調停,總之一句話,吵架可以,但決不允許相互之間動手。

畜牧區的問題還好解決,大青山的歸屬卻十分敏感,因為匈奴人和鮮卑人都曾佔據過這個山頭,倒是難以判定誰是誰非。關於這個問題,早幾年的時候,便引起趙興的注意,他乾脆便從烏蘭手中將大青山給收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