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但尚嫌不足,比如,作者對“極左”人物所持的曖昧態度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對待龔淑瑤這個人物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意見之二 大凡這類題材,它的政治敏感性都很強,其實,文學作品並沒有責任去評判政治事件,用作品圖解政策本是藝術創作的一大忌諱,那結果往往是敗壞了作品。好在《左青石》的筆墨著重在人物命運的描寫上,雖然寫的全都是一些凡人小事。原來,只要作品能夠寫出人物心路的複雜與曲折,表現出他們對生存發展的嚮往與追尋,這就從根本上體現了藝術的價值,《左青石》的成功大概也在這裡。現在作者仍在考慮進行修改,特提出兩點建議以供參考:一是將書中礙眼的議論刪除,不必可惜,藝術在於感人,不必與人論理;二是無妨去掉書中某些沉重的場面,如果真是“賣點”不好,不利於出版的話。
感想 所謂作品的傾向性,是隻有將藝術創作放在階級鬥爭的理論框架之中才可能出現的問題。強調政治標準第一,要求藝術作品首先是一份政治宣言,並據此審查作者的階級立場與路線方向,這裡涉及的問題實際上是政治與藝術的關係。上述兩種相互對立的意見,聽起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左右為難的是小媳婦了,因為她不得自作主張。但作者一定得作“小媳婦”麼?真要說,藝術創作無論是企圖趨附或者回避政治,這都是未能跳出階級鬥爭理論的框架的表現。然而,藝術有其自身的價值,它並不見得只為政治而存在,儘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對重大的政治事件也肯定有他的看法,這看法還可能在作品中有所流露。比如,本書作者就無庸諱言他對49年革命的看法:那已經是一段歷史,歷史自有其必然性,誰都無法否定它,也無須否定。49年的革命屬於中國人,中國人也就屬於了它,中國人至今生活在這場革命延續的時代中,作者對經歷過那場革命的人們抱有深厚的同情,乃至敬意,其中也還包括了龔淑瑤。有時回顧一下過去,費些思考,那僅僅是為著走好今後的路。像階級鬥爭這個理論,作者認為它無疑是個革命的理論,也可以叫它為馬上打天下的理論,可是,革命勝利以後,我們依舊用這個理論去坐天下,這就帶來了不少的麻煩與困惑。尤其是,待到被曲解到了需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須臾不可或缺的時候,它簡直演變成了煽動仇恨,製造恐怖的工具,人們常年七鬥八斗,橫革直革,乃至讓“四人幫”洋洋得意於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不少當年的革命者也冤斃其下了!應舍而未舍,以至造成了許多歷史性悲劇的發生,如若究其責任,則遠遠不是龔淑瑤們能夠承擔得了的。然而,作者在寫作本書時卻不是為了去闡述這些政治觀點,如果要那樣,他就不應該寫小說,而應該去寫政治專論。世界這麼博大,生活這麼豐富,難道除了政治就沒有其他的事好作?試想,黃大香情願不嫁人,彭石賢從小不聽從管教,吳棗秀恨透了姜聖初,吳國芬愛張炳卿不要命,所有這一切,與作者上述政治觀點有什麼關係呢?幾乎沒有。而且,書中大部分人物的政治思想也很模糊,他們對政治並沒有多大興趣,一點也不“高大全”,那麼,作者寫出他們來是不是為了深掘“極左”路線的根源呢?別人可以這樣看,作者卻未見得是這麼想,因為他在作品中根本沒有創造出一個能夠代表正確路線的人物來,而且,作者也沒有給人指點出一條正確革命路線的自信,他清楚自己並非什麼“靈魂工程師”之類。
說到“沉重”,那是題材決定了的,沉重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革命不可能是一件輕鬆的事,除非不寫,否則,無法避免這種沉重。問題是,中國有太多的農民,中國的封建社會遲滯了太長的年代。書中所見生活環境的貧窮險惡,人物命運的多乖多厄,這並不是革命造成的。按照時間推算,書中的人物應當是阿Q、小D、黃胡、吳媽的接代傳人,四九年的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