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公子》老闆休·海夫納和他的“兔女郎”、《閣樓》老闆鮑伯·古喬內和他的“寶貝”,比唐煥傳得還邪乎,可人家仍然泰然處之。認真你就輸了,美國特有的自我解嘲就是為了應對這種百口莫辯的情況。

好在這個時候,又出了一個新聞,把唐煥從“流_氓不可怕,就怕流_氓有文化”的騷擾下解救了出來。

裡奇·斯克倫塔和那名攻陷太平洋電訊主機、id為condor的駭客,在斯坦福大學校園網上的一臺方圓伺服器上的比拼,有了最終結果,condor取走了該伺服器上的檔案,並得意洋洋地放到了美國線上bbs上進行炫耀。

現階段數量雖然不算絕對多,但素質完全稱得上老鳥的網民們,頓時對此譁然。要知道,裡奇·斯克倫塔那可是系出名門啊,經過唐煥的培養,應該算是頂尖的技術精英了,怎麼就如此輕易地敗在了這名顯擺成癮的駭客的手下。

就這樣,大失所望者破口大罵:什麼狗屁的天子門生,草包一個,害得老子壓輸了金幣;陰謀論者提出質疑:其中是不是別有隱情啊……美國線上的各個社群空間,一下子亂成了一窩粥。

目前網路空間和現實社會還屬於兩個明顯割裂的世界,進而傳統媒體未必懂得網路上的思維。

所以,有些不明就裡的《紐約郵報》迅速從網路上找了兩篇“自己想要”的評論,改編一下,刊登了出來,矛頭直指唐煥:“裡奇·斯克倫塔不是你的得意弟子麼?可他還是敗在了那名攻陷太平洋電訊的駭客的手下。看來,你們的技術水平真的非常有限,失去華爾街的訂單倒也理所當然了。”

按照以往重量級煽情新聞的經驗,《紐約郵報》將這期報紙加印了一倍,然後發向了運營網路,結果剛把貨鋪開,一個大嘴巴就狠狠地抽了回來——fbi在新聞釋出會上披露了一則訊息:“非法入侵太平洋電訊網路、竊取使用者資料的駭客已經被抓獲,是犯有前科的凱文·米特尼克。面對充分的證據,他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

凱文·米特尼克並非無名之輩,他在15歲的時候,便成功地破解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系統,結果年僅16歲就被逮捕,因此成為了全球第一名網路少年犯。

在這樣一個有跟腳的人物面前,太平洋電訊的主機被攻陷,還真算不上多麼出乎意料的事件了。

人們更為感興趣的是,凱文·米特尼克剛剛贏了裡奇·斯克倫塔也就一天多的時間,怎麼就落到了fbi的手裡,而且還把所有的罪行都認了下來?

顯而易見,這場駭客大戰的輸贏並不是表面上的那麼簡單,當中必然另有隱情。就是不知道里奇·斯克倫塔,甚至還有他背後的老師唐煥,使用了什麼手段,才大海撈針地把罪魁禍首揪了出來。

可笑的是,《紐約郵報》太著急了,這種充滿變數的動態被安排個“豆腐塊”提一下也就算了,可你卻非要長篇累牘地大肆報道,搞得現在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那麼多沒賣出去的當期報紙,都成了愚蠢無知的佐證。

當然了,fbi不會給出此類問題的答案——凱文·米特尼克這個傢伙,就是老子憑一己之力抓住的,你們如果不信,那就去別處打聽好了!

於是乎,不肯罷休的各路媒體分頭行動,對太平洋電訊、方圓、哲儒,甚至裡奇·斯克倫塔個人提出了採訪要求。

結果呢,太平洋電訊、方圓、哲儒都很低調,只是發出了一個官方宣告:罪犯落網,大快人心,今後我們會更加謹慎地展開系統安全工作,杜絕此類事故的發生。

如果說,太平洋電訊、方圓、哲儒這些大公司老成持重,情有可原,那裡奇·斯克倫塔的淡然以對就耐人尋味、引人遐想了。

要知道,這樣一個還在讀大學的小夥子,正是血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