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阻力 ?福王十五歲封王,十九歲完婚,先以藩地王府未完工為由,長期滯留京城;他在崇文門外開了二百多間店房,兜攬客貨,低收高賣,還強行勒令客商,只准在他的官店賣貨,並嚴禁客商在附近私店停宿,欺行霸市無所不為。
而皇上對這位酒囊飯袋一般的花花公子,卻鍾愛有加。皇上對大臣可以二十年不見,福王卻不能一天不見。去年洛陽的福王府建成,耗費了二十八萬之多,工部奏請府邸已竣工,福王可以入藩了。首輔葉向高也擬旨催促此事,可皇上一律置若罔聞,不僅如此,他還突然降旨,把福王入藩的時間,改為第二年春天。屆時,葉向高發現皇上仍無意實現自己的諾言,便上疏提及為福王準備舟車儀衛一事,以提醒皇上,可皇上就是不表態。後來發生了王曰乾皇城放炮事件,此事對皇上朱翊鈞多少有些觸動,這才同意了葉向高的請求,答應放福王回藩國,並傳諭禮部挑選良辰吉日。禮部大喜過望,很快擬好了福王出京的日期及禮儀,可皇上卻又突然變卦,降下聖旨說:賜給福王的莊田,不得少於四萬頃。滿朝文武一時都驚呆了。
以往親王入藩,最多賜田不超過四頃,今福王一賜就是十倍,葉向高強忍著氣憤,上疏皇帝:田四萬頃,必不能夠 ! 如果因此福王不回國,只能說明皇上的聖旨不能取信天下。皇上稱祖制有四萬頃之例,臣查過,祖制無此事。葉向高還在疏中列舉了鄭莊公漢文帝的例子,警告皇帝說,自古開國或承家,一定要循理安分,才能長久。鄭莊公愛大叔段,替他請求大的封地;漢代竇太后愛梁孝王,賜給他大的封國,結果又怎麼樣呢 ?大叔段和梁孝王,最後都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事情陷入了僵局,皇上堅持索要四萬頃,戶部禮部其他官員都表示沉默,以示抗議,葉向高為使福王早日回藩,免掉太子繼位的隱患,便提出一個折衷的辦法,即皇上減少一萬頃,福王再自辭減少一萬頃,福王的莊田最多二萬頃,至少不多。
對葉向高的提議,第一個表示反對的便是鄭皇貴妃。她大為惱火,派本宮太監去內閣責問葉向高,說:“先生全力為東宮(指太子朱常洛),希望拿出少許來惠顧一下福王 ?”葉向高壓了壓火氣,正色回答說:“這正是老臣全力為福王著想 !過去人們稱萬歲千歲,或我輩能活百歲,那都是虛語。如今皇上將近五旬,對福王仍寵愛不衰,若福王趁此時入藩,饋贈倍厚,宮中寶物如堆山,任意取捨。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萬一時移勢敗,福王恐怕連應得的份額都難拿到,如此說來,老臣為福王著想何所不至,還能說不盡力嗎 ?”
鄭皇貴妃聽了太監的回話,又氣又恨,她想了一晚上,又想出一個阻止福王按期回藩國的理由。第二天,她一見皇上便說:明年冬天是太后七十歲大壽,福王理應留下來賀壽,那歸藩日期可推到後年。皇上當即就同意了,並傳諭內閣,讓葉向高負責向下傳達。葉向高心明如鏡,他先是壓下諭旨沒有宣讀,隨即又上疏皇帝,懇請批准福王今冬預先行過慶壽禮,明年春如期回藩國。皇上閱後,十分生氣,立即派中使到葉向高府邸,責令葉務必迅速向下傳達前諭,葉向高拒絕了,同時曉以利害,他請中使轉告皇上說:“外廷早就傳說陛下打算借賀壽名義,留下福王,今果有此諭,足讓朝臣生疑,人們會相信王曰乾所言是真。這樣一來,朝廷必不安寧,太后若聽說了,心中必不樂;況且皇上之弟潞王,現居外藩,太后也很想念,潞王不能來,為何福王必須在?”葉向高說完,當面封還了皇上的手諭,表示了拒絕執行的決心。
中使回宮稟報了皇上,朱翊鈞依然我行我素,他又派內侍去申斥葉向高,說莊田自有成例,福王回藩已定,國人有什麼可猜疑的 ?葉向高看到皇帝簡直不可理喻,便上疏辭官,疏中說如今太子輟學已經八年,而太子不見皇上也已多年,可福王卻一日兩見,因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