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為了摧殘普通人的自信心。
鄢陵之戰,趙武敢單身追擊楚王的大隊人馬………這不算什麼!欒黶當時在魯國請求援軍,他自認為:如果當時自己也在鄢陵,也敢趁著楚王退卻,跟在後面佔便宜;如果自己在鄢陵,也許當今世上,唯一從養由基面前全身而退的將領,就是他欒黶了。
趙武屢次斷後,阻擊追兵………在欒黶看來,這依舊不算什麼!因為按照春秋時代的風氣,除了趙武這樣的傻大膽,大家都會遵守戰場禮節,允許對方安全撤退。所以,斷後的活兒沒有危險,他欒黶也可以做到,只是父親活著的時候,從不允許欒黶幹這麼危險的活兒。
想到父親,欒黶的鼻子一酸。從父親去世後,他欒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家裡的財政狀況越來越產峻。欒黶對這種狀況非常納悶,人們常說他老婆欒祁氏與趙智姬,是新田城有名的兩隻胭脂虎,兩人花錢的手段跟搶錢的手法都很兇猛。不過,趙智姬為了搶錢能逼得國君四處躲藏,而欒祁氏只能逼得他欒黶東躲西藏。
想到了趙武的妻子,欒黶把思緒重新拉回到了眼前。以前,欒黶自認為能勝過趙武,雖然趙武的老婆似乎只比自己的老婆強一點點,但他欒氏家族人口充沛,私兵眾多。從軍事上說,還是他欒黶行………晉國是軍國主義國家,人們評價男人看什麼?不是看對方的老婆厲不厲害,也不是看此人擅不擅長經營。男人,比的還是勇敢。
不過最近,欒黶覺得自己的想法或許有點天天真………趙武跟著元帥荀罃出征,一次性攻下兩個國家……開玩笑,在春秋時代,有能力滅國,那是什麼樣的功勞?!這功勞欒黶拍馬也追不上。
偪陽之戰,欒黶拼死作戰,雖然他親手活捉了偪陽國君,但依然不是滅國的功勞,滅偪陽的功勞是大家的。而且魯國人在這一戰中,表現的比晉國人還要優秀。家族武裝在攻城戰中遭受巨大損失的欒黶,於偪陽之戰後終於明白:滅國,不是那麼容易的。看趙武輕輕鬆鬆攻破兩個國家,但等這事兒輪到欒黶去做了,在諸侯國的配合下,欒黶依舊覺得非常吃力。加上自己中途有放棄攻打偪陽的念頭 欒黶沮喪的發現,也許自己真的不如趙武:比經營他不行;比老婆他不行;連比戰鬥能力,他也不如趙武!趙武是天才。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欒黶是極度的恐懼。如今自己下面還有誰?無非是趙武魏絳而已。魏絳是晉悼公的高參,趙武與國君關係密切,兩人還經常結伴玩耍,在荒地裡滾成一團,摟摟抱抱的搶球玩兒……在這種情況下,趙武崛起的勢頭誰能阻止?
一個家族的升起,必定代表:有一個家族被其踩在腳下。將被趙氏踩在腳下的家族,是誰?想到這裡,欒黶脊樑骨發冷:他欒黶再不努力,可能要永遠被人踩在腳下了。所以,面對楚軍,欒黶不得不戰。即使孤軍奮戰,即使傷亡慘重,欒氏在所不惜。於是,欒黶帶領晉國下軍逼近穎水。
楚軍見此情況寸步不讓,對面是楚共王,被諡號“共”的人都是百折不撓的人。楚共王面臨晉軍兩次“宵遁”丟盡了楚國的臉面。這次,楚共王發狠了,他寧死不退!
欒黶也不打算臨敵退卻,他下令隔河紮營。不久,家族武士過來彙報:“許國與戎人聯軍跟上來了,新軍將趙武帶了很多戰車,還把虎牢城的輔兵全部帶上了……我聽說,他們昨天在徹夜趕製軍旗。”欒黶冷笑:“趙武的家臣,真是教導的不錯啊!………他趙武知道自己終究是晉國人。”
家族武士再問:“河對岸是楚國人,如今河裡已沒有漁船,我們要渡河而戰,沒有船不行,但隨軍工匠都在趙武手裡……我們是否要通知趙武造船?”欒黶哼哼:“當然要通知,武子擅長製造,造船,這本來就是他的活。通知他準備一千隻木筏,爭取一次將我們下軍兩個師送過江。”
那名家將轉身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