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你說你每年都記錄這裡的氣候,這種細心的態度很不錯,但方法錯了。”

第三百零五章 齊國第二綠帽的下場

莒國國君衝趙武拱手,趙武回了對方一個禮,示意對方稍後,而後向侯晉繼續交代:“所謂氣候,陰陽變化、風吹雨打等等,都是由太陽引起的……詳細的道理我給你說不出來,但你使用的歷法主要是以月亮圓缺來記載的月亮曆法。

我剛才跟你說過,氣候的變化是根據太陽走的……似乎,很早的時候,曾經有人評價我趙氏,說什麼曾祖父彷彿夏日的太陽,祖父彷彿冬日的太陽等等。這說明人們已經察覺到夏季與冬季陽光的變化,並體會到太陽的變化是氣溫變化的主要原因。

在我看來,把這一觀察結果再向前推進一點,或許可以得出結論:如果以太陽變化作為計年曆,那麼你就會發現,在太陽曆上的相同日子,氣候差別不大,而以月亮為計年,氣溫變化則相差太大,有可能太陰曆的某月明明是冬月,卻變遷到了夏月……”

當時的紀年法是天干地支紀年法,甚至完整的月亮歷要到數百年後的西漢太初曆誕生,才算完善起來。而趙武在這裡談論的直接是太陽曆。別說侯晉聽不懂了,連莒國國君都聽不懂。看著侯晉茫然的眼睛,趙武微微一笑,總結說:“你根據現在的記錄,計算天辰的日子,在海邊曬鹽,這種思路很好,但實行的方法錯了……以後你慢慢琢磨吧!”

說完,趙武站起身來,重新與莒國國君正式見禮。雙方見完禮之後,趙丹悄悄湊近父親,鬼祟的說:“父親,國內傳來訊息,楚姬又給我生了個妹妹。”趙武隨手敲了一下小兒子的額頭:“生了個妹妹,你很得意嗎?”趙丹不顧莒國國君在場,尖叫的說:“我有妹妹玩耍了,楚姬生的是妹妹,我還是你的小兒子。”

趙武溺愛的揮揮手:“退下去,沒見我在與君上交談嗎?”莒國國君羨慕的看著趙丹離開,嘆了口氣:“我家小兒子也這麼大了。”趙武打斷對方的話:“你家人都逃出來了嗎?” 莒國國君點點頭:“倒是逃出來了,可憐這孩子這麼卻要隨我四處流浪。”

趙武再問:“逃出來多少人?”莒國國君憂傷的回答:“原本我的宗族大部分被俘,後來我抵達魯國。齊國人聽到我在魯國投訴的訊息,便把我家族的人都趕了出來,可憐我的嫡長子,他在宮門口守衛,不幸被齊軍殘殺。”

趙武嘆了口氣:“逃出來了就好,有多少人?”趙武的態度不是一種支援態度,莒國國君警惕起來:“我莒國小小國,全虧霸主的支援才得以復國,如今……”趙武打斷對方的話:“有多少人?”莒國國君喘了口氣,回答:“公室子弟、公孫,加起來二百餘人……具體的數目我說不上。”

趙武點頭:“那麼,就算三百個男丁吧!加上婦女,大約八百人,是不是這個數目?”莒國國君哭倒在地:“元帥,請你為我們做主啊!”這年頭,貴族是什麼,就是識字的知識人才。

趙武扶起對方,勉強的說:“你知道的,齊國有個晏嬰存在,他那張嘴實在恐怖,在我國推行滅代戰爭的時候,我實在無法想象怎麼去跟晏嬰打嘴仗。不過,既然莒國的公室都逃出來了,這就好辦。我雖然無法令莒國復國,但可以另外的補償你們,比如肥城,我把肥城送給莒國國君怎麼樣?你可以寫一封信回國,要求你的支持者北上,來肥城定居,我幫助你跟晏嬰說說,讓他對你的支持者放行。”

這個結局雖然不在莒國國君預料之中,但他稍想一想,覺得還是可以接受:“元帥是讓我遷國嗎?”

趙武輕輕搖頭:“不是遷國,如果莒國重新在肥城復國了,恐怕齊國心中擔憂,不會允許,所以這不是遷國。當然,也不是分封,代國將會是晉國的領地,我把肥城給你,是讓你去經營肥城,並把肥城當做祭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