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成為主力,負責將大批士兵船運到東方。起初威尼斯總督並不願意協助,直至參戰方承諾運輸大批士兵的絕大部分造船費用將由各方分攤後才同意。威尼斯還要求參與制訂戰役主攻方向的決策,確保有權將戰船駛向埃及港口,而不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任何地方。據某個參與決策的高層軍官記載,這一決定“是高階機密;對外界,我們只說是海外航行”。
這樣的遠征計劃還與天堂的景象相吻合,即參與者將不僅得到精神上的拯救,還能獲取物質上的獎勵。埃及擁有著神話一般的財富。埃及人“沉浸在奢侈的生活之中”,該時期的一位作家感嘆道,他們因“海岸城市和內陸城市的關稅”而富得流油,這種關稅為埃及贏得了“每年大量的收入”。
威尼斯人非常明白東方通道上的危機和動亂對他們的意義。看到薩拉丁獲勝後贏得的財富以及拜占庭帝國的動盪後,威尼斯人急不可待地想前往亞歷山大港等尼羅河港口做生意。這些港口原先一直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13世紀之前,威尼斯和埃及的貿易僅佔其總貿易額的10%。威尼斯曾一度落後於它的義大利對手比薩和熱那亞,當時後兩者靠的就是在與紅海地區(而與君士坦丁堡或耶路撒冷等陸路地區)的貿易關係和貿易總量上所佔具的優勢。擺在威尼斯人面前的是長遠利益,遠勝於組建一支渡海艦隊所冒的風險。
不過,組建一支艦隊將意味著在接下來近兩年的時間裡,威尼斯人必須停下手頭上的其他一切工作。結果,熱情參與行動的人數遠不如預期,這讓威尼斯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面對突發危機,十字軍只能草草做出應對決策。1202年,艦隊抵達大馬士革海岸的扎拉港——威尼斯和匈牙利一直在激烈爭奪的中心城市。進攻方的優勢已十分明顯,不明真相的市民在城牆上升起了畫有十字架的旗幟,他們猜想這場戰鬥一定是出於誤會,不相信一支基督教軍隊會對一座基督教城市不宣而戰,而且還違反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III)的緊急命令。但最終城市還是被攻破了,威尼斯人從騎士們身上索取著不該討回的舊賬。
就當十字軍在糾結這樣做是否正確,並爭論著下一步該怎麼辦時,一個黃金般的機遇自動送上了門。拜占庭的一個皇位覬覦者說,如果十字軍幫助他在君士坦丁堡奪取皇帝的寶座,他將拿出重金作為回報。原本朝著埃及進發但始終以為自己是在向耶路撒冷進軍的東征部隊突然發現自己出現在了拜占庭的都城下,而且還面臨著重大的抉擇。城內各勢力之間的談判遲遲沒有結果,十字軍內部也在討論究竟該如何奪取城市,特別是討論如何瓜分這座城市和帝國的其他地區。
威尼斯早已學會如何保護它在亞得里亞海和地中海的利益,如今又因直接控制扎拉而變得更加強勢。他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一遇的機會,只要成功,他們不僅能獲取大量財富,還能確保今後前往東方的路上暢通無阻。1204年3月末,十字軍開始包圍“新羅馬城”,並於4月的第二個星期發動全面進攻。本該用來進攻穆斯林城市的長梯、重錘和石弩,現在卻被用作攻擊這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城市;原本計劃用以封鎖埃及和黎凡特港口的艦船,如今卻被用作封鎖擁有聖索非亞大教堂的金角灣(Golden Horn)。大戰前夕,主教們讓士兵放心,說“戰爭是正義的,他們攻打(拜占庭)並沒有錯”。說到有關教義的爭論以及其他實質性問題的時候,教士們更認為君士坦丁堡的居民也該打,因為這些人叫囂“羅馬的法律一錢不值,狗才相信”。他們告訴十字軍將士,拜占庭人比猶太人更壞,“他們是上帝的敵人”。
城牆很快被攻破,西方人搜刮了一切,城內一片狼藉。在憤怒的反抗和惡毒的叫罵聲中,十字軍無情地掠奪、褻瀆這座城市的所有教堂:他們洗劫了聖索非亞大教堂,偷走了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