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狀的面具。

今年,趙氏流行怪獸面具。這幾年趙氏的體育比賽越來越頻繁,漸漸的,形成了類似職業聯賽式的固定體育比賽體制。身為領主的趙武偶爾下場客串一下,他戴的防護面盔花樣繁多,既有充滿楚國山鬼味道的面具,也有充滿吳越風格的怪獸面具,還有一些滑稽可笑的現代卡通面具。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謂“楚王好細腰,宮女皆餓死”,說的就是平民百姓對於時尚的盲從性。領主喜歡每次戴一個新的面具出場,於是趙氏面具大為流行,殷實人家常常準備三四個面具輪換著參加比賽。而這一年的風尚是,趙武戴上了楚國的山鬼面具,於是趙氏領地百鬼橫行,所有人的面具全青面獠牙,那些獠牙有的是真獸牙鑲嵌,也有乾脆用金屬物鑄造成誇張的、彎曲盤繞的獠牙形狀。

剛開始是大地跳動,緊接著煙塵裡竄出一批怪獸,怪獸身上騎著一個怪獸,頭頂上的面容要多噁心有多噁心,難怪秦軍發愣了。他們真不知道這是趙氏的武士,等他們反映過來,趙氏第一輪弩箭已經射出。

馬上騎士射出第一輪弩箭後,秦軍醒悟了,他們厲聲高喊:“敵襲!”

秦軍的話音剛落,趙字旗下,趙武揮著馬鞭下令:“碾過去,把他們踏為肉泥。”趙氏騎兵重新奔跑,這次,秦國人知道大地震動的緣由了,但明白已經晚了,上千匹戰馬如一道牆一般碾了過來,七十五名秦軍無可選擇,或者奮力抵抗被戰馬隆隆的碾碎,或者反身投入身後的大火中。

這只是一場小規模戰鬥。軍旗下的趙武絲毫不放在心上,戰鬥進行當中,他已經反身詢問身邊人:“戎人騎兵上來了沒有?狄人部落的騎兵到達了哪裡?韓氏、魏氏、智氏都通知到了嗎?”

身邊的衛敏躬身回答:“我們已經派出信旗發出通知,韓氏的訊息還保持著暢通,他們回答:各里已進行了動員,弩弓已經發放到平民百姓手裡,請主上放心,韓氏的每一座村塞都是堡壘,絕不允許秦軍輕易繞過去。”稍停,衛敏繼續彙報,這時戰鬥已經結束,趙氏武士正在四處清剿殘餘,衛敏接著說:“武威堡還是聯絡不上,魏地四處是秦人小股軍隊,難以透過。但武威堡依舊燃放著烽火,說明他們還沒有陷落。”

趙武回身詢問身邊的一個壯漢:“昆,你怎麼看?”武士昆也就是潘黨,回答:“我們連續清剿了十餘股散落的秦人,似乎這些秦人戰鬥力並不高。秦軍的主力在哪裡?我們至今沒找到秦人主力,這才是真正的憂患………上次士魴輕兵突擊,被突然殺出的秦軍主力打了個落花流水。我擔心我們萬一分散兵力,會重蹈覆轍。”

趙武悶悶的點點頭,他四處看了看,此時,遠處又一隊趙氏士兵出現在煙塵中,他們壓著馬速,小跑著接近趙武軍旗,領頭的齊策向趙武揮手致意:“主,依舊推進到闢耳山(山西平陸縣西北,《史記。封禪書》上書為“卑耳之山”)陽坡了,依舊沒有見到秦軍主力。”

趙武想通了,他一咬牙,大笑的說:“我竟然忘了,這是我們晉國的土地,我們才是本土作戰的人,怕什麼?曾經有個人說過一個兵法。他說: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此戰的關鍵是武威堡,只要重新打通了武威堡,秦軍無論來了多少人,都只有甕中捉鱉的命運,武威堡重新恢復自由,我們就相當於把門關了起來,把惡狗關進了屋裡。關門打狗、甕中捉鱉,這才是問題的實質。”

齊策一拍腦門,恍然大悟:“沒錯,我們戎人、狄人部落的輕騎兵馬上就要上來,追逐四散的敵人,是輕騎兵最擅長的事情。另外,韓氏只要把弩分發到平民百姓手裡,那他每一座村寨都是不可逾越的天塹。我們只管收攏拳頭,以強勢兵力直撲武威堡。等到武威堡被解救了,魏舒就敢開城迎戰,魏氏的兵力一旦解放出來,秦人零散的兵力不足為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