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虢國,只是為了防止虢國對我們的劫掠。燕公子離這次誘引我晉國出兵,又集結代國所有的青壯,不顧一切地進行了大會戰,莫非……”

齊策這麼一說,最先反應過來的衛敏目光連閃:“莫非燕公子離的出逃也是一個圈套,他故意出逃到代國,誘引代國國君察覺自己的賢能,而後讓自己來治國,隨即設計了一個圈套,藉助我晉人的力量大肆消耗代人的軍力。他或許以為我們晉國攻代之後,會像以前攻擊虢國一樣,因為土地遠離本土而放棄佔領,然後,趁我晉國顧不上佔領代國,轉而引導燕國向南發展,順勢,不費一兵一卒的佔領沒有兵力的代國?”

如果這一猜測屬實,那麼燕公子離所做的事情,就是“中國第一反間計”,他也成為“中國第一臥底”,比幫助秦國修建鄭國渠的鄭國,還早數百年。

不過,對於春秋人來說,這個計劃太龐大,很難想象一個春秋人會設計出如此連環計:先是假意爭位失敗而出逃,再假意因渡河困難而滯留北岸。接著讓自己的名氣引起代國國君的注意,而後隱瞞身份主持代國政務。設計一個圈套造成侯晉向國內求援兵,接下來非常兇猛的攻擊晉國的部隊,讓晉國高估代國的實力,近而引來晉國人難以想象的報復力量,藉機將代國的實力消耗一空……

齊策繼續說:“我剛才想通的結論,可能有點嚇人。結論是:如果推論屬實,那麼燕國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很可能即將參戰,甚至已經參戰。也就是說:我們的敵人已不僅僅是代人,光憑代人,無法單獨給我們造成如此危害。”

這一連串推理下來,在場的人無不被最後的推理結果而震驚。

趙武搖著腦袋,感慨說:“無論結果多麼匪夷所思,如果從結論倒推上去的話合理即是事實,嗯!……既然這樣,我們就推燕公子離一把吧!”

燕公子離預料到了開頭,他沒有預料到結尾。晉國人確實被激怒了,晉國確實因為剛剛結束了南方大戰,新獲得的巨量俘虜與財富還沒來得及消化,因而稍顯虛弱。但如果燕公子離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晉國已無力擴張,那他就錯了。奴隸社會的人,永遠不能理解封建擴張的超級穩固性。

“行動起來!”趙武大聲命令:“孩子們,有人盯著我們的戰利品,有人想搶奪我們的勝利果實,那些許諾封給你們的田地,山林、湖澤,有人看上了,我們流血流汗,可不是替別人無私奉獻的,我們不是奴隸!挑選身強力壯者,還能繼續戰鬥的人,拿起你們的武器,跟我一起奔跑,快點,我們要搶在他們前頭。”

在趙武的命令下,趙軍士兵行動起來,部分體弱者被篩選下來,留守棘蒲營地,並尋求與後方溝通,身強力壯者則重新編組組成突擊隊,冒雨突擊。正午時分,趙武親自帶領大軍走出棘蒲,冒雨前進了二十里。這時,雨絲越來越小,在連續渡過三條小河之後,天空變得晴朗,而樹林也開始變得稀疏,前方的道路兩邊也出現了農田,不過,長期與世隔絕的代人,現在農田裡依舊種植者糜、稷、麻、菽,只有少量的麥田。

代國氣候稍稍寒冷,趙軍從邯鄲出發時,晉國已經開始收割,而代國這塊地方還沒有動鐮刀。沿路走來,麥田裡偶爾晃動著幾個人影,大約是想搶先收割,但看到晉國軍隊的出現,這些人又慌慌張張的竄入農田中,隨即,晉國幾名騎兵衝入,開始了追逐。

日落時分。趙武靠河紮營,並將士兵們分散到林間,砍伐小樹苗,搭建成簡易的營地。此地林木雖然茂密,但幾乎沒有參天的古木,倒讓人覺得奇怪。雖然如此,但經受過一次烈火考驗的趙兵依舊小心謹慎,他們在叢林中開出幾條防火帶,以防止烈火侵襲,而這項工作讓士兵勞累到後半夜,以至於天亮時,士兵依舊酣睡未醒。

第二天中午時分,營帳裡炊煙燃起。趙武巡視軍營,見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