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兵疲憊不堪,倒沒有催著士兵起床,他揹著手。巡視著繁忙的營寨,悠閒地對齊策說:“過去我曾經一日行軍百里,但現在我明白為什麼古時行軍,一天只走一舍啊(春秋時的三十里,相當於現在十一公里左右)!”
齊策微笑著應和:“在無後勤補給下,軍隊一天要操心兩頓飯,早晨起來砍柴生火,等飯煮好了就接近中午,吃完飯後趕一點路,又要早早紮營。如果工具不稱手,修建營寨需花大量時間,等營寨修建好之後,還要蒐集柴草重新生火做飯。這樣的話,一天到頭,三分之二的時間花在“拔營、紮營、燒火、做飯”上,可不得一天走一舍嘛?”
此刻,一向以裝備精良,養尊處優著稱的趙氏士兵,已經完全回到了春秋平均配置水平。他們隨身只攜帶了少量的乾糧,除了武器之外,大多數人只背了一張弓弩、一柄鏟子,一個睡袋。於是,即使一向追求享受的趙武,昨晚上也是滾在睡袋裡,而士兵們則不得不用佩劍砍柴,不得不用稍加削剪的樹枝,當作吃飯的筷子。
迴歸春秋狀態的趙氏士兵,雖然還佩戴著鐵器時代的武器,但他們的行軍速度也不得不回到了春秋狀態。正午時分,趙兵飽餐一頓,而後行進了大約兩小時光景,便再度紮營。趙武從邯鄲城出來的時候,帶的衛隊人數超過一萬,現在隨身只有一個整編師,約三千人出頭的樣子。
這天,趙軍紮營的地盤選在一處平原,營塞依舊背靠小河,面前是大片的農田。因為這片農田的存在,宿營的當夜,趙兵不再為火災而發愁,他們隨處砍伐了一些枝條用於生火做飯,然後挖了幾道壕溝,將營地環繞起來,等日落時分,一些趙兵便進入農田,割了一些糜子杆,回來鋪到身下,草草的入睡了。
當夜,月明星稀,趙武屢次被寂靜的夜空所驚醒,天亮時分,他睡不著了,便推醒了齊策,拉上侯晉巡視營地,邊走邊擔憂的問:“代軍的騎兵在哪裡?怎麼至今沒有出現。”
“主上無須過多憂心!”齊策開解:“在我看來,我們只要做出出擊的樣子,我們只要踏出棘蒲營地,這場戰爭我們已經勝利了。我們畢竟是霸主,主上在棘蒲營地堅持不退,給了代人沉重的打擊,代人經過那一戰,還能剩多少抵抗意志,這很值得懷疑。而我們在大火熄滅後主動追擊,就是宣示戰場的主動權在我們手裡,我們依舊有攻擊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失去戰場主動權的代人,等於打敗了那場棘蒲之戰。
沒錯,我們現在是兩眼一抹黑,不瞭解地理,不瞭解戰況,不瞭解敵軍動態,但我們是霸主,我們的百年威嚴還在,這百年的積威將是天下諸侯心中最濃重的陰影。沒有哪個國君在挑戰我們霸權之前,不三思而後行。所以,當我們氣勢洶洶踏出營寨的時候,我猜,無論是燕君還是代君,都已經瑟瑟發抖了,他們現在該考慮的不是繼續攻擊我們,該考慮討好我們了。”
“不好吧!”趙武打量著周圍:“據說趙獲遇襲時,代人的騎兵給了他很大的威脅,使他組織不起抵抗。但直到現在,我們沒有看到一名代軍騎兵。說實話,我是騎兵戰術的發起人,我知道騎兵的威力,見不到它們的騎兵,讓我心裡老是發毛。”
齊策咧嘴:“主,棘蒲位於叢林……早先,我們的騎兵去農田裡追逐代國農夫,尚且被農田裡的糜杆劃傷了馬眼,代人的戰馬遠比我們珍貴,他們會把寶貴的騎兵投入森林嗎?……哦,一匹馬一天吃多少糧草,代人還有多餘的糧草餵馬嗎?”
趙武停下腳步:“策,你這點我很不喜歡:在營地的時候,你竭力誇大代軍實力,出了營地,你又竭力貶低他們,我究竟該相信什麼時候的你?”
齊策微笑著回答:“主,在營地時我誇大代軍實力,是希望主上對代軍慎重,並做好充足準備,但既然已經踏出了營地,股子已經擲下,我所該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