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之後還有誰?我聽說田氏依仗與趙氏通商的便利,在我們衛國之前就獲得了訊息,如今河間府遍地是齊國的勞工,我沒聽說趙武子因此賞賜齊國人。”
衛獻公毫無所覺:“武子不賞齊國人,那是因為齊國人不是來救援的,他們趕到的時候,武子已經脫困,齊人順勢向武子兜售勞工,做的事情只是商人本分。而我們衛國之所以得到賞賜,是因為我們是為純粹的救援而來,沒別的心思。”
北宮陀看到衛獻公還不明白,忍住怒氣回答:“武子不賞齊國,獨獨犒賞我衛國,不是因為我衛國的貢獻比齊國大,正如君上所說,我們是為救援而來,我們出動的只是軍隊。但我衛國也如齊國一樣,軍隊沒有趕上趟,並沒有實現救援的目的。衛國之後還有魯國,河間雖大,如果任何一個來救援的國家都能獲得方圓五十里之地,恐怕整個河間全部分賞給列國,也不夠。”
衛獻公愣了,他急促的眨著眼,還想說點什麼,北宮陀氣急敗壞,直接說:“我衛國得到封賞,而齊國一無所獲,是因為封賞衛國符合武子的戰略:晉國東方最大的敵人是齊國,武子構建東部防區,防範的就是齊人,所以齊國人無論怎麼殷勤,其領土都不會得到擴張。
而我衛國如今已經成了兩城之國,增加一片土地,對晉人不是威脅,沒準還能幫助晉國、魯國抵抗齊國,所以我們才得到了五十里的土地。河間就這麼大,五十里封土已經足夠豐厚了,如果我們再想擴張,恐怕武子在防範齊人的同時,又要針對我們衛人。那時,我們衛國還能剩下兩座城市,已經是上天格外看重我們了。”
衛獻公晃了晃腦袋,反駁說:“我衛國是候爵……”衛獻公不停的嘮叨著,一會兒敘說自己的爵位,一會兒敘說自己多年以來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話裡話外慫恿北宮陀張口向趙武索要更多的土地,而且他自己不打算跟趙武說。
衛獻公說這話,突然之間,北宮陀一下子理解了戚林父,面對這樣一個國君,面對這樣一位不知輕重的,貪婪而又無膽的國君,北宮陀是徹底無語了。北宮陀既要保持形式上的禮貌與恭順,還要應付衛獻公語言轟炸,他煩悶的都想跳入江中。
好不容易見到一名路過的趙氏官員,他趕緊揪住這名官員,打岔的詢問:“武子可在冀城?”
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
被質詢的這名官員身上繫了一個鱷魚玉佩,顯示他是軍功授爵制下,名列前五等的低層武士,其家中至少擁有十畝的勳田,府邸門前有資格豎立黿龍(土龍,即鱷魚)石像作為“石虎(上馬踏腳石)”。這樣的官員,放在軍隊裡至少是個旅級的軍官,放在地方行政單位上,也至少是個縣長、縣尉一類的官員。
如此級別的官員果然知道高層的動態,他抬眼望了望衛國國君打出的儀仗,趕緊躬身,按貴族禮儀行禮:“家主正在舉行秋獵。家主說:如今河間沿江的森林已經砍伐的差不多了,而我軍浩蕩登陸以來,至今沒有找見一個當地人,然而,這片土地不可能沒有人類居住。既然林木被砍伐之後,鳥獸都向林木茂密處躲避去了,那麼,原先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恐怕也躲入叢林中。
此外,因我們砍伐森林過於窮竭,導致這片森林的食物減少,躲入叢林深處的野獸,生存環境受到很大擠壓,日日為爭奪食物與地盤,相互廝殺不止……家主說:與其讓野獸為了爭地盤而白白相互傷害,不如讓這些野獸變成我們的食物,所以家主決定舉行大規模秋獵。他已召喚趙氏附庸的軍隊進入森林,開始獵殺鳥獸,以減輕它們對森林的傷害,並順便尋找本地土著,以弄清本地地理狀況。”
春秋時期列國每年都在交戰,與趙武類似的“占人地、捕人為奴”的舉動並不鮮見。衛獻公不想知道趙武進入叢林的本意是狩獵還是獵捕本地土著,他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