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不是一般的複雜。

三川郡有三個地方,不容忽視。

洛陽,宜陽,尉氏。

其中洛陽昔日是呂氏的封地,後來又變成了李氏旁支盤踞之地,而又因洛陽是富貴之地,自有十七八個封爵,錯綜複雜。

其內還是三川郡之郡署所在,洛陽縣之縣署所在。

距離咸陽在不遠不近的位置。

朝廷政令頻發,三川郡的變化也是突顯的。

這其中。

就有隱田之事。

隱田統計之中,雖然在朝廷強力政令的支援下,諸如李氏,呂氏這樣的累世之家雖然安順不敢忤逆朝廷政令。

但是卻在統計之中。

出現了統計吏員以少計丈量的方式來規避此前大面積隱田的情況。

以前的隱田,屬於耕戰國策之下的開墾未報備之地,呈大面積隱田的方式存在。

這很好尋找處理。

但是經過此次良田之改,這些人也更改了方法。

兩畝地丈量成一畝三分地。

十畝地丈量成七畝地。

以此來減少繳納賦稅。

這件事被三川郡郡守發現,這其中的主謀就是洛陽縣丞。

所以三川郡郡守請求在徹查此事,嚴肅處理。

對這類官員。

按照以往慣例,扒層皮吊起來鞭屍都不為過。

但是。

這其中就必須要考慮到另一件事。

春耕在即。

乃至於洛陽因為氣候稍暖,要提前驚蟄四五日春耕。

這個時候撤掉洛陽縣丞,重新派遣縣丞前去主持春耕,會影響到春耕大事。

因此。

最合理的方式便是等到春耕一結束,從廷尉直接調遣得力干將介入洛陽之事,以雷霆速度撲滅洛陽這股欺上之風,零容忍。

而他在嬴城的批閱也看到了一行字,春耕為重,暗查取證。

可是。

嬴城現在還在跟他討論愚民不可富的問題,涉及到嚴重的即便是朝廷想要富民,民也無法富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極有爭議的問題。

“這!”

可馮去疾又愣了愣,不可思議的又盯著嬴城批閱道:“準!”

他還沒有反應過來洛陽縣丞欺上的事情,不曾想嬴城又批閱完了另一個奏摺。

那奏摺的事情也不是小事。

洛陽呂氏自呂不韋之後一度潰散,但畢竟是名門之後,曾經甚至一度富可敵國,其底蘊深厚,依舊在洛陽苟延殘喘。

而隨著這麼多年過去,呂不韋一系已經零散四地,呂氏便想要重新復出。

不知呂氏走了什麼門路,讓三川郡郡守舉薦了呂氏二三子入商業司為吏,舉薦之由是擅經營之道,或可助商業司統御商旅。

這沒什麼。

其中關係複雜,呂不韋沒有謀反,呂氏就能再度復出,陛下也曾有寬恕之意,每每研讀呂氏春秋便有此感慨可惜之意。

可是。

他之所以知道完全是因為他提前看了,所以知道正確的答桉。

可是嬴城。

是一邊看著一邊思考其中關鍵這才給出合理的批示啊。

“嗯?”卻是嬴城,聽著聽著見馮去疾不回話了,不由的奇怪道:“馮公可有良策。”

“城以為,應當將此事交給商業規範署來進行經營思想督造,精選三四人,講解經商之道,而且很巧,這洛陽呂氏有二三人前來,既然擅長經營,不妨就讓他們進入商業規範署,引導商人思想。”

“等教化興起,商學漸漸普及,再撤銷商業規範署這部分的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