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榻上,自有孩童替我忙,如此孩童皆分身,我只注念不強梁。

將夜心中領悟著:懶人心經將“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這一段理解為:懶人安臥小榻上,自有孩童替我忙,如此孩童皆分身,我只注念不強梁。也就是說只寄託意念,卻沒有強行掌控別人意念的心思,就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將夜懂了,剛剛他之所以不會成功,就是想要強行將這幻境中的十二真人關注意念,成為自己的分身。縱是一草一木都有靈性尊嚴,何況這莊聖意念中的十二真人?

當下,將夜運轉起剛剛領悟到的懶人心境,只感應真人,並不強求。

只見將夜時而哀傷時而歡笑,時而憂愁時而嬉鬧,臉上的神情不斷變化。他此時溝通真人的意境,沒有將真人化為自己分身,而是想要讓自己化為真人的分身。這般轉變,心態和剛剛是天淵之別,竟然不久就和十二真人產生共鳴。

那十二真人臉上的表情也是連連變化,最後彼此相視,都現出笑容,竟然慢慢化為星光,十二道無比璀璨的星光緩慢而有序的向將夜體內匯聚。將夜彷彿天之驕子一般,得到星空的寵愛,讓他身上裹著一層星光外衣。他的身體頓時變得通體明亮,內臟骨骼都顯現出來,彷彿那透明的玻璃鯰魚一般。

身體中的神念之光和星光相互交感,慢慢圓融。

'正文 第三百二十四章 女匪?一串疑問'

莊純看到這幅景象,雖然心中驚訝,但並沒有驚呼,而是從口中念出下面這一段經文:“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壞得之,以襲崑崙;馮夷得之,以遊大川;肩吾得之,以處大山;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官;禺強得之,立乎北極;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

意思是:“道”是真實而又確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無為和無形的;“道”可以感知卻不可以口授,可以領悟卻不可以面見;“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還未出現天地的遠古時代“道”就已經存在;它引出鬼帝,產生天地;它在太極之上卻並不算高,它在六極之下不算深,它先於天地存在還不算久,它長於上古還不算老。

狶韋氏得到它,用來統馭天地;伏羲氏得到它,用來調合元氣;北斗星得到它,永遠不會改變方位;太陽和月亮得到它,永遠不停息地執行;堪壞得到它,用來入主崑崙山;馮夷得到它,用來巡遊大江大河;肩吾得到它,用來駐守泰山;黃帝得到它,用來登上雲天;顓頊得到它,用來居處玄宮;禹強得到它,用來立足北極;西王母得到它,用來坐陣少廣山。

沒有人能知道它的開始,也沒有人能知道它的終結。

彭祖得到它,從遠古的有虞時代一直活到五伯時代;傅說得到它,用來輔佐武丁,統轄整個天下,乘駕東維星,騎坐箕宿和尾宿,而永遠排列在星神的行列裡。

在這片經文的感應下,將夜和他身上的十二星座真人所化的星光都震動起來,尤其是將夜身上的星星,竟然在經文中飄飛,組成一幅幅燦爛的星空圖景。

這些分為十二部,或化為天經地緯,是為白羊。

或化為陰陽八卦元氣,是為雙魚。

或化為北斗以定鬼神,是為金牛。

或化為日月以定日夜流轉,是為雙子。

或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