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竅,犯法殺人,倒也怪不得。只是聽表妹說,當初嚴嵩、嚴世藩明明答應好放人,最後卻還是被那嚴府長孫嚴鴻用奸計抓入牢獄中,斷送了性命,此事卻大違官場慣例。如今老友和表妹前後亡故,說起來也都與嚴鴻有關。楊大司馬雖則一向對朝中黨爭並不參合,但若要他此時還以平常心看待嚴鴻,那真是聖人心腸了。
念及此,楊博輕聲冷笑,手捻鬍鬚,時而搖頭,時而點頭。他在椅子上坐了足有半個時辰,門外有人稟報道:“鳳磐相公求見。”
這鳳磐相公,指的卻是如今翰林院編修張四維。張四維今年三十三歲,蒲州人氏,與楊博同屬晉人,彼此都有親戚。他文章書法兼優,乃是嘉靖三十二年翰林院第一名庶吉士,不出意外的話,妥妥的未來輔臣。張四維進門之後,行禮拜了伯父,問道:“伯父,姑母、姑丈過世之事,不知伯父可曾知曉?”
楊博道:“這事,我已經知道了。子維,這事你是如何看法?”
張四維道:“侄兒以為,姑丈、姑母之死,尋根問底,系是那嚴鴻詭計所害。我們三晉子弟,同氣連枝,若是坐視不管的話,不是冷了親戚的心?再者嚴府兼四部之力,權傾朝野,其下多有橫行不法者。聞吳大宗伯與周老都堂皆對其恨之入骨,我等自當奮力為國家除此奸賊。”
楊博道:“依你之見,該如何從事?”
張四維道:“我已經聯絡好翰林院中不少同僚,準備聯手上本,參彈嚴鴻。我手上也拿了一些證據,他在臺州殺耿少泉之後,耿家的田地都到了他名下,耿少泉的夫人和妹子也被他霸佔,如今仍在府中。多半是他貪圖別人家產家眷,而陷害了抗倭義士。而那徐海的婆娘王翠翹,如今竟然在揚州辦鹽行,兩人在揚州時聽說很不規矩。還有那犯官莫懷古之妾雪豔,女兒清兒,都與嚴鴻有些不清白。嚴鴻這般穢行……”
楊博突然插口道:“這些全都沒用。”
張四維沒想到被一棍子打回去,愣了一下,卻不知道說什麼好。楊博道:“子維,你畢竟年紀還輕,道德文章,做得多了,卻忘了嚴鴻何許人也?他雖是嚴閣老的長孫,卻是錦衣武臣,天家鷹犬,又不是你這翰林儲相,文人棟樑,講求立身端正,道德無虧。你拿文人那套東西,說他沒用的。他原本就不是什麼好物,不一樣被天家重用提拔?再說如今嚴家深得天家看顧,便是嚴嵩的乾兒子楊順在邊關做下那許多勾當,吳時來一上彈章,天家照樣偏袒。你這奏摺上去,無非自取其禍而已。”
張四維道:“然則姑姑、姑丈的愁,莫非便不報了?”
楊博微微笑道:“你聽老夫一言,且回到翰林院,好好抄書,只當沒這回事。什麼都不要說,什麼都不要做,至於你姑母、姑丈之事,自有伯父我來操持。再者,你有空的時候,不如上幾道青詞,為皇長孫祈福,這樣天家才能記得你的名字,對你日後大有好處。你本是國家棟梁,未來當操持天下,豈能為了這一介錦衣鷹犬,就拼出大好前程?”
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煩二主
張四維看楊博這般說,將信將疑。楊博又冷笑道:“子維,你姑姑是我表妹,你姑丈與我交往非淺,此仇如何能不報?只是報仇也要講個方法,像你那般正面攻擊,那是白費力氣。然而自古邪不勝正,單說這大位之爭,嚴家支援的那位,多半已經輸了。等到……這一家權奸,眼看就要報應臨頭。如今麼,嚴嵩的乾兒子楊順殺良冒功事發,天家要選派欽差前往宣大,犒賞三軍,兼查辦此案。我正好利用這個時機,將嚴鴻小賊除掉,為鄭大都堂與顧夫人報仇!”
張四維道:“不知伯父如何行事?”
楊博道:“楊順這廝在宣大幹的好事,惡貫滿盈。我且上本,請派嚴鴻前往調查。屆時……嘿嘿,子維,你說嚴鴻這次查出了楊順的事,又當如何?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