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不知道這些人是太子的心腹嗎?他當然知道。他只是不在乎。他當皇帝的時間太久了,連自己的忠臣心腹都當成一次性用品來使用,又怎麼會把太子的心腹放在心上。
皇帝說東宮的臣子不稱職,就可以貶斥流放他們,其中除了普通的臣子,也有一些被太子視作朋友的友人。這些人毫無罪責,只是因為親近太子被皇帝遷怒,就隨意的打發他們流放邊疆,說不定還要牽累家人。
皇帝讓太子根本護不住自己的人。
凡此種種,皇帝近年來幾乎把太子的面子和尊嚴往地上踩,把一個原本聰明的孝順的太子逼迫的瘋狂又陰鬱。
太子選擇了孤注一擲的逼宮,其實並不讓人意外,皇帝自己也早有防備。
太子也明白逼宮很難成功,但對他來說,大概寧可逼宮失敗痛快而死,也不想再繼續忍耐下去零碎的受罪了。
太子是唯一的嫡出皇子,生下來就被立為了太子,性情恢宏大氣,做事堂堂正正,行事從來都喜歡用陽謀而非陰謀,天性也驕傲無雙。
這樣性情的太子,是不可能學習韓信忍耐□□之辱,學習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百般的忍辱負重,就像大明成祖朱棣的太子一樣,最終熬死了皇帝,自己也就繼位了。
若是太子逼宮成功了,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故事了。
可惜年老的皇帝越發的精通宮廷權謀,手腕越發的成熟。這個皇帝不再關心百姓和民生,已經不算是什麼有道明君了。偏偏他的心機越發的深沉,等閒的人都不會是他的對手。他的幾個兒子們,包括太子在內,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皇帝總覺得自己身體很好,還能活很多年呢‐‐所以前些年,皇帝對極得人心的太子看不順眼,想方設法的逼反了太子。
皇帝以為他已經把太子當成敵人來看待了。哪知道太子事敗自盡之後,皇帝才發現,他對這個曾經最疼愛的兒子還是有感情的。太子的死,對他是一種嚴重的打擊。讓他甚至中風了,而他的身體再也經不起勞累了。
皇帝後悔極了,早知道他的身體健康會惡化的這麼快,他何必費心費力的廢太子呢?
原本太子就是諸皇子中最出色的一個,若是有太子在,皇帝就不用擔心自己後繼無人了。
不瞭解內情的外人以為皇帝還有很多時間,還可以慢慢培養年幼的皇子們。
實際上皇帝的身體已經不行了,他只能在四皇子和五皇子之間選一個做繼承人了。
皇帝幾乎沒有什麼猶豫,就選擇了四皇子。
四皇子的確有種種讓皇帝覺得不滿意的缺點。但皇帝看待五皇子的方式,就是看待一個寵愛的兒子的角度,從來沒有真的考慮讓其當自己的繼承人。
現在皇帝認真考慮五皇子能不能當繼承人的時候,發現自己內心裡是瞧不上五皇子的,就像皇帝始終輕視甄家一樣。皇帝覺得五皇子心胸狹窄,眼界不寬,沉迷於陰私手段,毫不堂皇大氣,絕不適合做皇朝的繼承人。
哪怕皇帝對四皇子的性格並不十分滿意,但相比於五皇子,四皇子就是個十分合適的繼承人了。至少四皇子走的是堂皇正大的正道,所思所想也是朝政和民生。
而五皇子呢,拿甄家供奉的銀錢收買一些官員,用納側妃侍妾這種聯姻的方式勾連了另一些官員,除此之外五皇子就沒有做過什麼正事,使出的儘是連皇帝也嫌棄的不入流的陰私手段。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讓皇帝滿意的繼承人?
於是在誰都沒有預料倒的情況下,皇帝突然在朝堂上下旨,要退位為太上皇,將皇位傳給了四皇子。
這個令人吃驚的訊息導致了滿朝譁然。
甄貴妃和五皇子當然不滿意,可惜他們的一切都來自於皇帝的寵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