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3。 是好是壞,食品標籤上都寫著
像大部分已婚的都市女性一樣,每天,我除了操持家務,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全家一日三餐所需的一切食品,通常就是我在下班的路上去超市採購回來的。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再加上自己的專業知識,我自己覺得還算是一個精明的小主婦。我總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價效比最高、又安全衛生的食品。在這個商品讓人眼花繚亂、選擇日益多元化的年代,能準確識別食品標籤上的說明,就是我選購正確商品的法寶之一。
★什麼是食品標籤呢?我們信手拿起一包食品就會發現,這包食品的包裝上會附著一些附籤、吊牌、文字、圖形、符號說明,這就是食品標籤了。標籤的基本內容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廠名、批號、日期標誌等。透過這個標籤,我們可以快速瞭解食品質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說明。超市裡的商品琳琅滿目,而我們的時間又有限,因此,識別食品標籤對我們是極為重要的。
★標籤要看哪幾項?很多朋友經常說:“標籤上印著一堆密密麻麻的東西,看起來多麻煩啊,我就是想知道該買哪個牌子的,那樣每次去買東西時就直接拿。”其實這樣想也不是沒有道理,生產食品的公司的聲譽,食品是不是知名品牌,當然很重要,因為品牌產品在質量上多半是經過了考驗的,但並不是著名公司生產的品牌食品都能放心選用,因為每個牌子都有極多的產品系列,每個系列的檔次和配料都不同,營養價值和適合人群也不同。僅僅知道牌子,對於正確選購食品還不夠,學會看標籤選食品才是保障自己權利的不二法門。
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食品標籤的幾個關鍵詞。
★關鍵詞1——食品類別:每一種食品的標籤上都會標明該食品的類別,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比如一盒“咖啡乳”,你會疑惑:它究竟是一種飲料還是一種牛奶產品呢?這時候你就可以看“食品類別”專案註明的是什麼,這裡寫的是“調味牛奶”,這時候你就知道了,這種產品是在牛奶當中加了點咖啡和糖,而不是水裡面加了糖、增稠劑、咖啡和少量牛奶。
★關鍵詞2——配料表:認真看清配料表非常重要,食品的營養品質在本質上取決於原料及其比例。按法規要求,含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後一位。同時,目前對食品新增成分的標註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了,不能簡單用色素、甜味劑等模糊的名詞,而必須註明其具體名稱。這樣,消費者可以從配料表中直接看到一些自己平日見不到的名稱,比如檸檬黃、胭脂紅、阿斯巴甜、甜蜜素等,這意味著我們不但可以清楚地看到食品中是否含有新增劑,而且還可以準確地瞭解到是哪種新增劑。
看配料中是否含有新增劑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為寶寶選食品的時候。寶寶4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開始新增輔食,這時候千萬要注意,小寶寶的食品中是絕不允許加入人工合成色素等新增劑的。
★關鍵詞3——營養素含量:對很多食物來說,營養素是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您可以根據自己或家人的需求來選擇。
人到中年之後,我們的身體開始發胖,在選擇食物的時候要尤為慎重。比如選擇以口感取勝的食物時,我會小心其中的熱量、脂肪、飽和脂肪酸、鈉和膽固醇含量等指標。尤其是熱量指標這一項,40卡路里為低,100卡路里適中,400卡路里為高。還有,不要以為“無糖或無脂肪”就意味著它是低熱量的,一些所謂的“代糖”類產品,熱量並不比真正的含糖食品低。
對一些疾病患者來說,比如糖尿病患者,含糖分高的食品就要避免選用。
★關鍵詞4——產品重量、淨含量或固形物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