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老百姓就會越擔心:這是不是隻是冰山一角呢?到底還有多少“公開的秘密”尚未曝光呢?還有,那些被曝光的問題是不是都得到徹底解決了呢?會不會死灰復燃?
這些問題,本不該是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要去想的,但卻不能不想!有時候,我也不停地思考,一種食品從原料生產到最終端上餐桌,往往要經過農業、質檢、衛生、工商、商務等多個部門的監管,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劣質食品“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人們的口中,危害大家的健康呢?在強烈譴責不法生產者、經營者見利忘義、圖財害命的同時,我也在質疑我們的食品監管體系:有那麼多“婆婆”,為什麼就管不了一個“媳婦”?據業內人士說,正是因為有這麼多部門,你管你的,我管我的,有利的管,無利的不管,才造成了現在這種食品監管混亂的局面,而這種混亂的背後卻是利益的爭奪,最後“埋單”的還是老百姓。
物價飛漲,房價飛漲,就是工資不漲,老百姓的負擔已經夠重了,最近經濟又開始不景氣,據說要蕭條個三五年,這樣的日子已經夠讓人煩的了,食品問題卻還要給我們本已沉重不堪的肩上再加重,讓我們時刻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擔心。從一次次的如夢方醒,到一次次的小心謹慎,直至一次次的防不勝防,人們不禁會無奈地問:“難道生活就是這樣?”面對百姓的無奈,我真的希望在食品監管這個問題上,不僅有嚴刑峻法,更希望所有監管部門都有一顆“食以安全為天”的責任心。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監管工作,才能真正替老百姓把好食品安全的重要關口。
而對於老百姓來說,倡導安全飲食永遠不過時,因為這樣的狀況還要持續多久,我們誰也說不清楚。所以我們要學會鑑別,提高安全飲食的意識,還要有信心和耐心,認真地學習食品安全的各種常識,注意避免有毒食品入口,構建起食品安全的“防火牆”,這樣才能創造一個安全、衛生、健康的飲食環境。
期待有那麼一天,食品安全不再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人人都能從容快樂地圍坐在餐桌旁放心地享受美食。而在此時,在當下,還是希望各種機構、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共同努力,抵制“毒”食入口。這樣我們才能為健康、平安的生活獲得“食”的資本!
3。 面對食品安全危機,怎樣獨善其身
在面對食品安全問題時,請你一定要在飲食上“潔身自好”,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尤其是像我一樣的家庭主婦們,因為全家人的飲食都是由我們來掌握的。就我個人的生活經驗而言,要想在飲食安全上獨善其身,最重要的是要謹遵“四防”原則。
一防“不正規”。80%以上的不合格食品都出自於不規範的小企業、小作坊,他們的食品生產加工門檻低、裝置簡陋、條件差,這些不正規的廠家生產的食品一定要儘量避免選購。個人建議在選購食品時要選正規企業的知名品牌,不要貪便宜去小攤小販那裡買。很多姐妹在衣服、鞋子、化妝品方面特別捨得投入,採購食品時卻“精打細算”,比較來比較去,哪個便宜買哪個。我卻恰好相反,在食品方面儘量買品牌,而很少計較價格;在穿衣打扮方面倒是喜歡精打細算,不管貴賤,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二防“怪異”。有些食物賣相出奇地好,或是賣相很怪異,比如“長”得出奇地大,或顏色十分鮮豔奪目。這樣的食品很有可能有“貓膩”,比如十分鮮豔的果脯可能色素新增超標,特別瘦的肉可能新增了瘦肉精,過分白的米、面可能被漂白過,過分大的草莓可能是被催大的,過分粗壯的無根豆芽可能加過化學品,異常紅的鴨蛋黃可能新增了蘇丹紅……我們在採購食品時,要注意提防那些異常的、不自然的食品,不要過分追求賣相,否則買到有毒食品,害你沒商量。
三防“散裝”。散裝食品最容易出問題,因為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