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干,他“兵少力弱,易可撫馴”,招他率部南遷,對付都藍可汗,可以作為隋朝的一支邊防力量。這是長孫晟一貫的“離強而合弱”策略。楊堅也採納了他的建議,於開皇十七年(597年),以宗室女為安義公主,嫁給突利可汗,並且賞賜優厚。長孫晟又勸突利可汗率部南遷,居度斤舊鎮。

得了安義公主的染干,為隋朝充當耳目,隨時上報都藍的軍事部署。而楊堅選擇染干,激怒了**的大可汗都藍可汗,於是不再朝貢,並多次派兵侵擾隋朝邊境。但是因為有染干的幫忙通風報信,都藍可汗遭到重創。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都藍可汗引西突厥的達頭可汗進人漠北,繼續進攻隋朝,又敗。

第二十七章 又擔重任

開皇十八年(598年)楊堅下詔蜀王楊秀出靈州道進擊突厥。開皇十九年(599年),染干可汗又向長孫晟報告,都藍可汗正在製作攻城的戰具,並將進攻大同城。楊堅接到長孫晟傳來的訊息後,派遣漢王楊諒為元帥,六名總管分道出塞討伐都藍可汗。

隋軍的大規模進軍,讓都藍大可汗感到由衷的恐懼,於是都藍降西突厥達頭可汗引進達頭軍隊。攘外必先安內,想到自己一再被染干出賣,都藍可汗於是和達頭可汗合兵掩襲突利可汗,雙方大戰於長城下。由於擔任行軍元帥的漢王楊諒沒有親臨前線致使隋軍沒有趕到突利可汗的地盤,突利抵擋不住都藍率領聯軍的瘋狂報復而戰敗,兄弟子侄被殺,部落潰散。突利可汗等五人騎馬南逃,由長孫晟陪同,進入長安朝見楊堅。

開皇十九年(599年)十月,楊堅冊封來朝的突利可汗染干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這一封號的含義是“意智健”。當時已有1萬多名突厥人歸附啟民可汗。楊堅命長孫晟率領5萬人,在朔州(今山西省朔縣)築大利城給啟民等居住。因安義公主已死,楊堅又將宗女義成公主嫁給啟民可汗為妻。有隋朝的支援,歸降啟民的突厥人越來越多,但是,都藍可汗不斷侵擾啟民,使他不得安寧。為此,楊堅讓啟民可汗率部南渡黃河,在夏州和勝州之間放牧畜群。並在河套地區黃河南面400裡處,自東至西挖掘一道長塹,兩頭與黃河連線,以河與塹作為防禦工事,保護啟民的部落。啟民可汗對此上表謝恩稱:“臣既蒙豎立,復改官名,昔日奸心,今悉除去,奉事至尊,不敢違法”。

開皇十九年(599年)十二月,都藍可汗在內鬥中被部下殺死,部眾分別投降達頭與啟名可汗。勢力大漲的達頭可汗自立為步迦可汗,力圖兼併**汗國。開皇二十年(600年)四月,達頭大規模侵犯隋邊境,局勢一度緊張。

在這時,楊堅再一次想到了自己最優先的兒子楊廣,於是他下詔調在江南為帝國鎮守了十年的楊廣回朝前往帝國最需要他的地方。從江南迴來的晉王楊廣和楊素西出靈武道,漢王楊諒和史萬歲東出馬邑(治今山西省朔縣)道,兩路都受楊廣節制。西路軍用長孫晟之計,在河水上游投毒,突厥軍以為天降“惡水”,受驚撤退。東路軍史萬歲至大斤山,遇達頭可汗大軍。達頭聽說來將是當年(583年)在高越原馳斬突厥勇士的“敦煌戍卒”史萬歲,懼敵而退,被史萬歲追擊數百里,損失慘重。達頭又派其侄進攻啟民可汗,楊堅派兵幫助啟民防守,突厥軍撤退。啟民可汗染干上表感謝楊堅:

“大隋聖人莫緣可汗,憐養百姓,如天無不覆也,如地無不載也。諸姓蒙恩威,赤心歸服,並將部落投攏�絲珊箒硪病;蚰先氤こ牽�蜃“椎潰�嗣衽Q潁�橐吧焦取H靖善┤緲菽局仄鷸σ叮�莨侵厴�と猓��蚴萊び氪笏宓溲蝰R也”

這是北方草原民族政權第一次把可汗的名號安在中原王朝帝王的皇冠之上,而後來的李世民的“天可汗”也不過是從這裡的“聖人可汗”得到的繼承與演變而已。

這場大戰勝利後,作為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