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川也呼籲人們對同性戀寬容以待。這些人的聲音已經發出,非常寶貴但還是比較微弱。當這類聲音強大起來並被人認可之後,同性戀也就不會再被視為病態或罪惡。而這些聲音強大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它成為一個社會公共話題,而不僅僅是個別專家的研究物件。也就是說,當全社會都來關注同性戀問題的時候,它才有望最終解決,而不是說靠改變同性戀的稱謂就能完成的。

應當承認的是,相對於女同性戀來說,男同性戀都是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關注的重點。因此,本文所討論的“同性戀”語詞也就侷限在了男同性戀。不過,本文所做的理論分析也是同樣適用於女同性戀的。

(11)同志文學影視

網路出現以前,你想看看同性戀者的生活故事,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雖說《紅樓夢》裡有那麼幾章涉及到同性戀,不過還是給人蜻蜓點水、意由未盡的感覺。再說,《紅樓夢》寫的明朝的事,離我們遠著呢,因此裡面的故事也就缺乏一種親切感。網路出現之後,你想看同性戀的故事,那可就簡單多了。很多網站上收錄著同志文學。這些文學作品的數量像爆炸了一樣瞬間湧入網路。有句哲言叫物極必反。這句話非常適用於同志文學的迅速擴張。以前,由於主流社會對同性戀文化受排斥,所以同志文學也就很罕見。而網路能夠給現實社會提供一個缺口。因此,在現實社會受排斥的同性戀文化,就一下子湧入到網路中。

文學有一個最基本的功能,那就是宣洩情緒。而同性戀是最需要宣洩的一群人。這就能解釋為什麼網路一出現,同志文學會大規模爆發。數量雖然上去了,可質量並沒有跟著往上漲。很多同志文學有點像日記。作者們把自己經歷的那些事說出來,就能算一篇文章了。他們的經歷比較雷同,因此文章也比較雷同。筆者上文所述的同性戀故事稍加潤色,也就可以成為同志文學作品了。

他們的作品大都是這樣的。首先是發現自己與眾不同,是位同性戀者,卻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心愛的戀人,然後他們的婚姻遭到了來自家庭、社會的拒絕和壓力,最後演出了一場不可避免的悲劇。比如有的同性戀者最後選擇了出家;有的同性戀最後選擇了與異性結婚;還有的最後選擇了自殺等等。攏共就是這麼幾種套路。

不過,同志文學中也不乏一些精品。其中應該可以包括這樣兩部,一是《北京故事》,後來被它拍成電影《藍宇》;二是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這兩部作品的影響力很大。筆者準備對它們做些述評。

()好看的txt電子書

《北京故事》是一部網路小說,它出現的時間很早,1998年的時候就在網上出現了。那個時候,即使是在網上,同志文學的數量也並不很多,優秀的就更少了。而《北京故事》卻是一個例外。它的情節曲折動人;文筆流暢優美;人物的選擇和塑造也十分成功。作者還能把景物與人物的心態和諧地融合起來。再加上它是最早一批以同性戀為主題的文章。因此,取得了不小的轟動。幾年之後,香港的導演關錦鵬把它拍成了電影,改名為《藍宇》,因為藍宇是《北京故事》中的主人公。《藍宇》在情節上與《北京故事》故事差不多。從表現手法上,都比較細膩、真切。因此,筆者把《北京故事》與《藍宇》放在一塊談談。

《北京故事》與傳統小說在寫法上並無差異,只是內容上講述的是兩個男人的愛情故事。陳捍東是北京的一位高幹子弟,後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