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高大矯健的身影正在那裡玩著球(為白銀萌明媚的小太陽加更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侍郎您自幼苦讀,文武兼備,初以父蔭授任蘭州錄事參軍,年不過十八,便敢於深入邊地,勘察地形地貌……”
此刻,不論是張叔夜,還是吳、陳二人,全都呆愣愣地看向了跟前才十四歲的高璋。
特別是吳、陳二人,最是震驚,要知道,那日二人僅僅只是簡略地提了一下那張叔夜的人品與經歷。
結果這才短短兩日之功,高璋居然把那張叔夜的畢生經歷打探得如此細緻,猶如親見一般。
甚至就連那張叔夜何年何月立過何等功勳,就連他在那關中之地管理草坪之時,並沒有自報自棄,嚴於律已。
哪怕是他不懂得那草料之事務,亦是敢於放下身段,與當地的那些草農還有下屬不恥下問。
張叔夜眼神直勾勾地看著那丰神俊逸,氣度不凡的高璋。
聽著對方對於自己的豐功偉績,簡直如數家珍。
乘著那高璋喝茶潤嗓的空檔,陳侍郎忍不住問道。
“珪璋賢侄,你到底從何處,知曉這麼多張侍郎之過往經歷?”
“二位長輩既然向小侄推薦了張侍郎這位大材,小侄又焉能不加以重視之?”
“既然重視,那必定要先查明張侍郎何以會得二位長輩之看中。”
“唯有如此,小侄向官家舉薦張侍郎之時,也才能夠言之有物,不使明珠蒙塵。”
看著跟前回答得有理有據的高璋,隱隱猜測到了什麼的吳執中隱蔽地翻了個白眼。
不過你不得不承認,他這話還真沒說錯,哪怕是小高與官家的關係再親密,總得有點乾貨。
他又不是蔡京、童貫那樣的奸佞,不管是人是鬼都向官家舉薦。
但問題是,這小子當真是手段通天啊,連那種部門,都對他敞開大門。
他如此才華學識,機變謀算亦是老辣到令自己都覺得汗顏。
幸好幸好,這小子沒有跟他爹似的,路子沒有走歪。
不然,誰也說不好,他到底是治世之能臣,還是亂世之梟雄。
高璋也向那張叔夜仔細地介紹起了那蘇州的許多情況,甚至還讓那富安取來了一個冊子。
這是他高某人結合自己在蘇州工作,對於蘇州的近期規劃以及長期規劃的想法和構思。
這玩意高璋這兩天又重新抄錄了一份,正好送給這位對自己感激涕淋的張叔夜。
不求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辦事,只希望他去了蘇州之後,不要破壞掉自己為蘇州打造的良好的營商環境。
張叔夜捧著這份沉甸甸的冊子,當真是感慨良多。
雖然對這位科舉數百年來,唯一一位以十一之齡得以金榜題名的大宋神童狀元聞名已久。
卻一直沒有打過交道,但是他的諸多事蹟自己也可謂是如雷貫耳。
早些時候,還以為不過是高太尉看到自家兒子能夠考上狀元之後,給愛子炒作出來的名聲。
可是隨後他前往江南,僅僅憑藉著那些江南雜兵,就在極短的時間平定了那在江南劣跡斑斑,罄竹難書的朱氏父子之亂。
之後,將那才經歷了戰亂的蘇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百業興奮,甚至稅賦比之往年還要高出一個臺階。
還在那裡大力推廣雙季稻米,令那蘇州的糧食產量震驚整個大宋。
此等種種,已讓張叔夜對他大為改觀。
舉止言談,風度姿儀,皆找挑不出什麼毛病。
特別是他對於自己的那些功勳的稱讚,既讓人聽得十分的舒服,又能夠感受到他真誠的讚美。
著實讓人恨不得跟這位會說話的美少年結為知己,八拜之交。
今日這一見之後,更是讓張叔夜篤定,此人當真不負大宋第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