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之美名。

最終,還是在那吳執中的提醒之下,淡興正濃到恨不得秉燭夜談,抵足而眠的張叔夜這才戀戀不捨地起身告辭。

高璋自然親自相送此三人,這才剛剛起身,高璋突然想到了一件大事。

師尊如此給力的幫了自己,全程不讓自己出面,末了還讓這張叔夜來對自己感恩戴德。

正所謂投之以李,報之以桃,師尊對自己的疼愛,焉能不以百倍報之?

看到高璋剛要起身,突然整個人僵住,讓同樣正準備起身的三人不禁一愕。

就在這個時候,高璋抬起了頭來,朝著那吳執中一禮。

“吳伯父,你久在朝中,又是文官,對於朝堂這些年所發生之事想也知之甚詳。”

“所以,小侄有一事想要向您請教。”

吳執中打量著高璋,雖然不明白他想要打聽什麼,但還是給出了承諾。

“你只管問,只要是老夫所能知曉的辛秘,定會告之。”

“這些年以來,那蔡相在朝中,可有與之相抗衡之對手?”

“或者說,能得官家之信重,又極有能力與擔當的重臣。”

陳侍郎兩眼一亮,下意識地猜測道。

“賢侄你聽到此事做甚?莫非是想要尋一人來取代趙相,與那蔡京打擂臺?”

高璋無語地看了一眼這位陳侍郎,老子只是關係硬,又不是立皇帝。

“老夫雖然不知道你打的是什麼主意,不過可以告訴你,若論當今天下,真正能夠讓那蔡京忌憚之人。

倒還真有這麼一位。此人與張叔夜同姓。姓張名商英,字天覺,新津人士。”

“崇寧元年(1102年),拜尚書右丞,轉左丞。因與蔡京議政不合,二人常常相互攻訐。”

“惹得朝堂紛亂,諸務停頓,最終官家無奈之下,只能二擇其一,將那張商英貶出東京,知亳州。

可那蔡京卻深忌之,設法將其打入元祐黨籍,意圖趕盡殺絕。”

“不過張商英之兄有恩於神宗皇帝一脈,他雖被列入元祐黨籍,卻也無人敢輕動之……”

聽得此言,高璋亦是兩眼一亮。

“多謝吳伯父指點迷津。”

正在緩步朝前,閒停信步的吳執中不禁好奇地朝著身邊的高璋追問了句。

“賢侄你打聽此事,所為何來?”

高璋正欲開口,就聽到了嘭的一聲,隔一小會,又是嘭的一聲傳來。

然後就看到了不遠處那迷濛的光線映照下,一個高大矯健的身影,正在那裡玩著球。

“……”

第二次加更完畢,繼續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