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是“宮人”,既然是密信,又怎能交給一個普通宮人,讓一個無名無姓的宮人來傳遞如此重要的信件,這可能嗎?難道楊廣身邊連一個親信都沒有嗎?就算是宮人送信,但竟然能誤送到了楊堅手中,真的匪夷所思,難道宮人連楊素與楊堅都分不清,要知道楊廣對楊堅的稱呼是父皇,而對楊素的稱呼可能是叫官名或者是直接叫姓名的,這並不存在宮人誤聽人名的可能啊。怎麼想都覺得蹊蹺,楊廣此時已經坐鎮監國,大小事都他一人決斷,又入居大寶殿,何必如此偷偷摸摸,隋書記載楊廣素來善於隱忍,又怎會如此毛毛躁躁,如此迫切擔心會有宮中發生變故,這與楊廣一貫隱忍的風格大相徑庭。即便是真的擔心宮中有變,委任親信帶話給楊素不可以嗎?何必用信件的方式,給人留下把柄呢?這給人留下了幾多的邏輯空白,讓人不由的懷疑這是不是真的。
其次就是楊堅在兩個導火線事件發生後的反應。
根據《隋書》的記載,楊堅第一反應是“大恚”,繼而是想重新廢立太子。回顧一下此前廢太子楊勇的過程,何等艱辛而漫長,豈是一紙詔書就可以決定的?廢太子楊勇尚且不易,而此時楊堅竟然不假思索就如此草率要召喚楊勇入宮,重新確立太子?換太子何等重大之事,況且楊廣當上太子,已經有四年光陰,朝中遍佈勢力,在當時又已經掌握了軍國大權。楊堅難道就沒有考慮嗎?此前楊堅欲廢黜楊勇時,元旻勸諫說:“廢立大事,天子無二言,詔旨若行,後悔無及。讒言罔極,惟陛下察之。”廢立太子之嚴重性,可見一斑。
就算楊堅真的打算重新確立楊勇為太子,他此前已把國家大小事務全部交給了楊廣,楊廣已然手握權柄,自己又是重病在身,又豈能如此輕言廢立?楊堅就不怕楊廣來個先下手為強?假使楊堅真的知道楊廣覬覦皇位,那麼他首先應該做的是保全自己,趕鴨子上架氣急攻心就要一紙詔書行廢立之事,楊堅有這麼愚蠢嗎?楊堅從北周以來,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心機頗深,難道瞬間就成為了政治白痴?只有先保證自己的安全,然後再鎮住楊廣,才能行廢立太子之舉。
假設按照《隋書》所寫,楊堅的表現無異於政治白痴,這與楊堅一貫老辣深沉的性格完全不同。而且當時的楊勇還在長安城內,離當時的仁壽宮有著幾百裡的距離,來回走一趟,都需要很長時間,臨終的楊堅不可能不知道,楊堅要從大興城把楊勇召喚過來,不是一時半會能召喚過來的。而且自從孤獨皇后病死後楊堅就把看管楊勇的任務交給了楊廣,也就是說楊勇都在楊廣的手裡。楊堅如果想重立楊勇為太子能大大咧咧的召見楊勇嗎?顯然楊堅派元巖柳述召喚楊勇,其可信度也是很低的。
再者柳述、元巖把廢立太子之事去找楊素商談。
關於這一點,是最為不可信的。因為連人的出場都好像有錯,根據《隋書·元巖傳》記載元巖在開皇十三年的時候已經在益州總管的長史任上死了,難道在相隔十多年出現的這一個元巖是另一人,但是為什麼沒有關於這個元巖的任何記載呢?
另一個柳述,是楊堅重臣柳機的兒子。他少年聰穎,有才幹,早年以父蔭為太子楊勇的親衛,後來娶了楊堅最小女兒蘭陵公主,成為楊堅的女婿。蘭陵公主是楊堅和獨孤皇后最為寵愛的公主,所謂愛屋及烏,楊堅對於這位女婿也是非常器重,不僅提拔柳述,而且還讓他伴隨自己左右,楊堅晚年有什麼政令傳達,都是透過柳述。柳述少年得志,怙寵驕豪。當時朝中楊素受寵擔任左僕射,兼與太子楊廣相善,朝中大臣大多憚忌他。但柳述倚仗是當朝駙馬和楊堅寵婿,竟敢當面凌辱楊素,並常在楊堅面前析其短,楊素遂與柳述結怨。
楊素與楊廣算是一個政治派系,而柳述與前太子楊勇親近算是前**人。誰能相信一個前**的人會去找現任**的人並且這個人還是與自己結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