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了多少道理,積養的正氣是否旺盛,但如果沉溺於這些東西,也最容易讓人喪失鬥志。

※詳解

中華民族被稱為禮義之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這種重視不僅反映在將其作為普遍的社會規範,即使在一家之內,也是把它看得十分重要的,這類事例,在中國歷史上不勝列舉。如羊祜在《誡子書》中教育兒子如何處世待人。他先從自身說起,告訴兒子他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但在鄉里還無“清異”之名,啟發兒子應更加修養品德,訓誡兒子說話要老實守信用,對人要寬厚恭敬,不傳無根據的話,不要聽信誹謗和讚譽的話,要謙遜謹慎,三思而後行,切忌言行無信,招來禍災、辱沒祖宗:

“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年九歲,便誨以《詩》、《書》,然尚無鄉人之稱,無清異之名。今之職位,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吾不如先君遠矣!汝等復不如吾。諮度弘偉,恐汝兄弟未之能也;奇異獨達,察汝等將無分也。恭為德首,慎為行基,願汝等言則忠信,行則篤敬,無口許人以財,無傳不經之談,無聽譭譽之語。聞人之過,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後動,若言行無信,身受大謗,自人刑論,豈復惜汝?恥之祖考思乃父言,纂父教,各諷誦之。”

《女訓》是東漢的蔡邕教女子注意思想品德修養的短文。他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通心理現象,反覆強調做人修養品德、淨化心靈比美化容貌更重要。要求女兒整發修面、美化自身時,莫忘修養心性,崇尚節操:

“心猶首面也,是以甚致飾焉。面一旦不修,則塵垢穢之。心一朝不思善,則邪惡入之。鹹知飾其面,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飾,愚者謂之醜。心之不修,賢者謂之惡。愚者謂之醜猶可,賢者謂之惡,將何容焉。

故覽照拭面則思其心之潔也,傅脂則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則思其心之鮮也,澤發則思其心之潤也,用櫛則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則思其心之正也,攝鬢則思其心之整也。”

第一部分:養 心修身課程——十二條課程 終日惕厲(2)

《誡子書》是諸葛亮為告誡兒子要成為有高風亮節、真才實學、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而寫的一篇短文。文中將德育和智育看成相互聯絡的統一體,提出:不修養品德,就沒有遠大的志向;沒有遠大的志向,就不能勤奮治學;不勤奮學習,就沒有出色才幹。反之,追求安樂,渙散意志,隨著年華的流逝,沒有什麼才能,碌碌無為悔恨也來不及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非守窮廬,將復何及!”

司馬光則在《家範》中認為,做長輩的都想造福於子孫後代,但真正能夠做到這點的人卻很少。因為這些人只知道給子孫留下財物,而不知道用道義訓誡子孫,用禮法治理家庭。其結果是助長了子孫的許多不良行為,甚至產生鬥訟、盼父母早死等弊端。相反,聖人給子孫留下的遺產是德和禮,賢人給子孫留下的遺產是廉與儉。作者列舉了舜積德為帝、享國百世,孫叔敖不貪累世不失家業,以及蕭何克儉、楊震公廉、周本好施、張文節清儉等事例,忠告人們,遺德於子孫後代遠比遺財於後代更為有益:

“為人祖者,莫不思利其後世。然果能利之者,鮮矣。何以言之?今之為後世謀者,不過廣營生計以遺之。田疇連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麥盈倉,金帛充篋笥,慊慊然求之猶未足,施施然自以為子子孫孫累世用之莫能盡也。然不知以義方訓其子,以禮法齊其家。自於數十年中勤身苦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