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比邊軍士卒高一倍了。而且吃住都在營中,也不需花錢,每個月八斗乃是淨剩。在這麼一算,磐石堡軍的軍餉已經堪比現在的遼鎮。

再說了,自古以來,但凡是招募流民成軍的,那基本上都不怎麼給軍餉,發些糧食,那就算是很厚道的了。

像是曹操當年招募流民,北宋末年郭藥師招攬難民成軍,哪個大把大把發銀子發錢的?

而這些流民們,都是剛從苦到了極點,幾乎都要餓死的日子裡過來的,是以略略的給他們一點兒恩德,一點兒好處,他們便是感恩戴德。這裡就不得不講一個領導的藝術了,這些流民們本來一無所有,你給了他們一丁點兒東西,他們很感激你,你給了他們很多東西,他們也很感激你,而這兩者的感恩程度,其實是差不多的。

而你現在給了他這一點兒,假設這個量為‘一’吧,那隨著士兵們戰場殺伐,出生入死,日子過得也越來越好,這個量為‘一’的糧餉,肯定是不夠滿足他們需求的。漲工資這事兒,其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是隨著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和群體富裕程度的日益提高而非常緩慢上升的。一旦漲得太快,那就是通貨膨脹了,經濟可能就是出問題了。是以慢慢的漲,慢慢的提,就算是在漲,但由於這個過程拉的很長,是以對財政也就沒有太大的壓力。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五二六 畢竟饑民成軍

而可以想見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勢力肯定是會越加膨脹,人口越來越多,財政收入也就越來越多…

到時候因為增加糧餉而帶來的負擔,也就算不上什麼負擔了。

董策對這一套,心知肚明。是以他一開始只訂下了每個月八斗糧食,沒有銀子的規格。

這些糧食,足夠這些士兵的家庭吃飽喝足一直到秋收的了。而一旦到了秋收,也就好說了。

鄭發奎提著那糧包,喝,雙手一使勁兒,差點兒就沒提起來。

他也是做農活出身的,一百八十斤大約是個什麼分量自己當然是掂量的出來,這一提就感覺差不多,就算是有些差別,不過也是幾斤幾兩的而已。

那庫丁雖然說了可以再過秤一遍,免得缺了斤兩,但鄭發奎當然沒這麼傻。你若是直接說再過一遍秤,那真就是把人家給得罪狠了——啥個意思?不相信咱們是不是?

就算是短缺了幾斤,也犯不著因為這點兒小事傷了人家的面子。

“這位老兄,就不消得再麻煩了,我看這斤兩挺足。”

鄭發奎笑道。

那庫丁點點頭,不再吭聲。

鄭發奎費力的拎著糧包退在一邊,免得擋了別人的路。董毅英示意他站在一邊先別走。(以下近一千字不算錢。ps:關於漢朝賦稅總收入的考證。

“高帝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凜庚盡滿,而府庫餘財。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漢書·食貨志》

“孝元皇帝奉承大業,溫恭少欲,都內錢四十萬萬,水衡錢二十五萬萬,少府錢十八萬萬。”——《漢書·何武王嘉師丹傳》

“漢宣以來,百姓賦斂,一歲為四十餘萬萬,吏體用其半,餘二十萬萬,藏於都內,為禁錢。少府所領園他作務,八十三萬萬,以給宮室供養諸賞賜。”——《桓譚新論·太平御覽》

第一條文獻記載的是大概的數字,意為上百億。

第二條文獻記述得很清楚,都內錢、水衡錢和少府錢諸項加起來為八十三億。這些錢,不是國庫收入,而是皇家內庫的收入。

第三條文獻記述得也很清楚,國家財政收入一年為四十億,用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