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實用價值十分廣泛,只要我們仍然在使用語言,就少不得文字,文學絕不可能被別的藝術取代或者“邊緣化”,文學作品留給人們的閱讀情趣實在別具一格:它給了人們更為廣闊,更多個性化的思考與想象空間,是一種最為自由自在的藝術享受,你可以掩卷沉思,可以浮想連翩,而不像影視作品那樣令人“目不暇接”,容不得讀者咀嚼品味,這也算得是“無聲勝有聲”吧!

以《靜夜思》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對不同的讀者可以觸發出不同的人生感悟。這“床”可以在春寒孤館,可以在荒郊野店,可以在偏遠驛站,也可以在友人的樓臺朱閣,因為無論任何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鄉愁離怨。同樣,讀者頭腦中的“明月”,它或許是中天明月、或許是柳梢殘月,或許是透窗冷月,因為每一個人還會有各不相同的動情環境。這裡的 “床”、“明月”、“霜”、“疑”、“遊子”,全都是些抽象的概念,讀者的解讀與感受可能相去甚遠,不就有人說這“床”是臥鋪,也有人考證為坐具嗎?究竟是什麼,於文學作品而言,這些又似乎不太緊要,它要緊的是意境,是能否觸發讀者人生體驗,從而在頭腦中形成各自獨特的藝術形象。

一個‘疑’字,一個‘霜’字,一個‘舉頭’,一個‘低頭’,便為天涯遊子的思鄉懷親,營造出了一處孤單寂寞,冷落悽清的意境,一段思潮起伏的情感波瀾。而一旦導演把文字變成影視畫面,它就只能屬於導演個人對這兩行字句的解讀,不同的導演對同一字句都會有自己獨到的處理方式和情景設計,他們刻意追求的是觀眾對其藝術處理的認同。

在文學作品中允許省略和虛化的東西,在影視作品中則必須具體而確定。“遊子”出場,穿什麼、戴什麼,長相怎樣,坐在床沿還是躺在床上,是恍惚神凝還是輾轉反側,全都一目瞭然,無須想象。演員的“表演”也不會只有‘舉頭’、‘低頭’而已,他還得補充一系列的細節動作。也就是說,劇本中的文字描述僅僅是對導演與演員想象力的提示,而不是對他們再創作的空間加以限制。

[可讀性與可視性]

文*用文字塑造藝術形象,是給人閱讀的,講究的是“可讀性”。這“可讀”之“可”,不只是“可以”,而是要讓人感覺到好讀、愛讀,讀得可心可意。所謂“可讀性”,是指文學作品特有的藝術性,即文學性。

影視是攝製和組接鏡頭的藝術,主要是放映給人看的。影像作品拍攝得好,如果要用一個與“可讀性”相對的詞來形容,大概是“可視性”。攝製出動態的、引人入勝的“可視”畫面,這才是影視藝術工作者的追求。

影視作品需要的“可視性”只能來自現場人物與景觀的有聲有色,可視才可拍。要求劇本具有“可視性”則十分荒謬,那無非是閹割了它可能有的文學性,因為它可視的僅白紙黑字而已。

文學為達到“可讀”這一目的,可以運用幾十種修辭技巧,如長句短句、對偶排比、描寫形容、誇張比喻、擬人借代等等,影視創作運用的藝術手段則是淡入淡出、疊印切換、快慢鏡頭,電腦特技等等,可比較如下幾個句子:

“五十年過去”;“轉瞬半個世紀風雲”;“老人重回故地,站在賓館窗前,凝望遠方,又像見到了當年的戰火硝煙”。

這三個句子的句式與修辭格各不相同,但表達的意思基本一致,然而,究竟哪句“可讀”,哪句不“可讀”,離開整部作品則難以評說,這應該由文學作者去選擇。同樣,根據以上任何一個句子,每個導演都可以將其影像化:或者是簡潔的字幕,或者是不同時期實景畫面的切換,或者是老人回憶的疊印結合畫外解說。究竟哪個鏡頭更具“可視”效果同樣是導演的選擇,因為,不同藝術的創作有著各不相同的選擇標準。

[文學作者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