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和邴原等人,只要在新學的環境中稍微薰陶幾年,立即就會綻放出耀眼奪目的光輝。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和在報紙上的呼籲和鼓動起到了效果。各州士子之中不乏眼光長遠之輩,他們已經看到了劉和整頓各州軍務,推動大漢全面革新的大勢,知道此時正是劉和大量啟用新人的關鍵時刻。因此呼朋喚友地一起來了洛陽,心中暗想的是要在洛陽嶄露頭角,進入劉和選才的視野。

因為荊州前往洛陽的道路還算通暢。盤踞在南陽一帶的劉備雖然拒絕了朝廷的招安,但他卻不敢明目張膽地阻攔荊州士子們前往洛陽比試。劉備雖然知道這些士子當中必然有可堪大用的人才,卻也明白人家根本不可能看得上自己這艘漏風漏雨的破船,因此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司馬徽、龐德公和黃承彥等荊州名士帶著得意子弟們途徑南陽,說說笑笑地去了洛陽。

卻說司馬徽、龐德公和黃承彥率領的“荊州代表團”中,卻是藏龍臥虎,整體實力僅次於鄭玄之子所率領的“幽州代表團”。這次跟著水鏡先生司馬徽前往洛陽的不僅有名士裴潛、王粲、司馬芝等人,還有諸葛孔明、崔州平、石廣元和孟公威四位後起之秀,更有龐統、王肅、尹默、李撰、潘濬等荊州才俊。

當劉和聽說龐統和諸葛等人來了洛陽時,心中的開心難以言表,他專門向幾個手下吩咐,要求他們想盡辦法也要把荊州來的這一批年輕才俊都留在洛陽,為朝廷所用。

都說錐在囊中,必會露出,諸葛亮和龐統這樣的人中龍鳳,雖然沒有接受過燕京大學那種系統的培養,但在他們所精通的治政和謀劃方面依然表現出了令人佩服的能力。大比試結束之後,諸葛亮被直接簡拔進入太傅府,越級擔任了府中從事,成為劉虞身邊的重要幕僚。而龐統則被劉和選入大元帥府中,成為劉和智囊班子中的一員。

另外一個時空之中,諸葛孔明需要劉備三顧茅廬才能請出山,那是因為當時劉備尚無根基,而諸葛亮又在尋找一個可以發揮才智的平臺,兩人這才你推我就地“互相炒作”了一番,不但成就了劉備禮賢下士的好名士,同時也為諸葛的閃亮登臺亮相做了鋪墊。

這個時空之中,中央朝廷的威信在劉虞父子的極力維護和提振之下,已經遠遠超過了靈帝時代,同時也結束了自黃巾大亂以來的頹勢,以諸葛亮和龐統等人的謀略眼光,自然也能看得清到底跟著誰走才能出人頭地,所以他們前來洛陽尋找出仕的機會也就合情合理了。許多所謂的“隱士”,不過是透過裝逼來自抬身價而已,如果裝逼過頭了,反倒會作繭自縛。有劉和在,自然不會讓天下有志之士們成為裝逼過頭的苦逼。

劉和知道諸葛之才在於治理內政,因此將他送進了太傅府中,而龐統之才在于軍事謀劃,所以便將龐統收在身邊。在劉和的心目中,未來二十年之後,諸葛便是大漢內閣大臣的人選,而龐統則是司令署核心成員的人選。

除了大膽啟用了一批各地前來洛陽的年輕人才,劉和還徵辟啟用了兩個跟曹操有關的大能。

第一個大能的名字叫做鍾繇,也是出自潁川,昔年跟曹操暗中過從甚密。鍾繇原本陪伴著皇帝劉協從長安逃往安邑,結果在過黃河的時候劉協和司馬家的人一起乘船回了洛陽,把朝廷許多大臣都落在了安邑。劉和讓好岳父呂布替自己揹著黑鍋,一直把朝廷中的一些大臣羈留在安邑,後來又返回了長安,而鍾繇正是這其中的一個。

劉和把鍾繇晾了五年之後,在他即將要對曹操動武的時候,卻派陳群前往長安勸說鍾繇,讓鍾繇來洛陽為官。陳群告訴鍾繇:“若是元常能來洛陽,日後萬一曹公落敗,也有人替他在朝中呼號奔走,不至於遭受滅族之災。”鍾繇呆在長安本就孤寂難受,整日只能苦練鍾氏楷書度日,如今劉和向他開啟了一扇繼續從政為官的大門,再加上陳群的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