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官署的申請。

整個朝廷,鬧得不可開交,讓聽說了此事的趙元俼哈哈大笑。

總的來說,朝廷內的官員仍舊是看好兵鑄局的居多,但就在僅有工部官員吶喊助威的情況下,冶造局卻不急不慌,仍舊忙碌著自己的事。

不錯,無論是趙弘潤還是王甫,都絲毫沒有慌神的意思。

正所謂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冶造局花了十日工夫鑄造了模具,但隨著模具正式投入使用,冶造局的鐵劍鑄造數量,勢必會超過兵鑄局,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果不其然,再等過了十日後,兵鑄局的工匠們,只不過是將兩三千柄的成品鐵劍數量翻倍,而冶造局,僅僅四百餘名鐵匠以及大約雙倍數量的匠人與學徒,卻在這十日裡一口氣將成品鐵劍的數量從零提升到了四千把。

平均算下來,果然是一組(一名工匠、一名匠人、一名學徒)工匠每日鍛造一柄鐵劍的速度。

當這則訊息傳到朝中後,果真是嚇傻了一大批人。

然而,冶造局的底力遠遠不止如此,按照趙弘潤的估算,倘若兵鑄局與冶造局皆按照目前的鑄造趨勢生產鐵劍,那麼,等到第三個十日過去後,冶造局便將生產八千柄鐵劍,一舉追平兵鑄局,甚至還要超過。

更不可思議的是,隨著時日的推後,冶造局哪怕不增加鐵模,鐵劍的產量仍可以每十日千柄的優勢將兵鑄局逐漸甩在後頭。

這就是時代的變遷,新工藝勢必將取代並淘汰舊工藝,一個小小的兵鑄局又如何能阻擋?(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六章:兵鑄局的危機

六月下旬的時候,朝中發生了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

原來,冶造局轄下的軍造署下署,儘管在第一個十日的鐵劍產量上被兵鑄局甩在了後頭,但在六月中旬的時候,便已很不可思議地反超兵鑄局近兩千把鐵劍,而待等到六月下旬的時候,冶造局已領先兵鑄局超過三千多柄鐵劍。

當這個訊息傳遍朝中時,似兵部、吏部等官員無不目瞪口呆,甚至於,就連原本站在冶造局這邊默默支援的工部,亦有些難以置信。

眾人無不瞠目結舌,怎麼也沒想到,數十上百年專門經營軍式武器裝備的兵鑄局,竟然被冶造局給趕超了。

此事驚動了兵部尚書李鬻,這老頭親自到兵部的庫房,親眼目睹冶造局的人將一車車的成品鐵劍運至庫房,由兵部官員逐一清點記錄。

“冶造局所打造的鐵劍,成色、質地如何?”

兵部尚書李鬻偷偷詢問掌管兵部兵械庫房的庫部司郎陶濉。

庫部司郎陶濉有些犯難地望了一眼不遠處那早已瞠目結舌的兵鑄局局丞李縉,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對李鬻言道:“質地成色,皆不遜色我兵鑄局鑄造出來的鐵劍……”

“這……”

兵部尚書李鬻眼中露出了難以接受的驚愕之色。

雖然他也明白,冶造局既然謀劃著企圖與兵鑄局爭奪軍隊的武器製造訂單,勢必已做好完全的準備,可似這般輕輕鬆鬆地就讓冶造局超過了他們的兵鑄局,這讓李鬻實在有些不敢置信。

“怎麼會這樣呢?兵鑄局可是投入了近乎兩千組工匠啊,據老夫所知,冶造局內的鐵匠。不過就區區四五百人罷了,怎麼……”

李鬻皺緊了眉頭。

瞧了一眼頂頭上司,庫部司郎陶濉壓低聲音說道:“尚書大人,您看看這個。”

說罷,他從冶造局放盛鐵劍的竹筐裡隨手取出五柄鐵劍,逐一整齊擺在地上。

李鬻起初感覺很是困惑。可待等他仔細比對那五柄鐵劍,他忽然發現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巧合:那就是,這五柄鐵劍的規格樣式,無論的劍刃的長度、寬度、厚度,還是劍柄的長度,都近乎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