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
這種渲染和神話,估計當屬金庸的武俠小說最為出名,《碧血劍》中愛上袁崇煥之子袁承志的阿九,《鹿鼎記》中韋小寶的師父獨臂神尼九難,都是長平公主的化身。
可以說,《帝女花》深得人間悲歡離合的三味,亡國的蕭瑟悲涼,戀人的生死離別,滿是淚點,讓觀眾痴迷不已。
而且《帝女花》的辭藻瑰麗典雅,戲中《香夭》一節的詩白及唱詞,情景交融,是整個劇本的精華之處。
多數嶺南地區的民眾,以及瞭解粵劇的海外華僑,都懂得如何唱出此節,即使不喜歡或者通曉粵劇唱法的年青人,也能哼唱得出,反映《香夭》唱詞的深入民心。
原本時空裡,像汪明荃、羅文、張國榮等明星,都對此多有涉獵。
簡而言之,《帝女花》在華人當中的影響力,頗和唐煥的口味。
不管有意還是無意,蕭笙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投其所好。
而且,在這個劇本當中,蕭笙也進行了一次投機取巧。除了周世顯、長平公主、崇禎等等傳統角色之外。還仿效著金庸的《碧血劍》。引入了袁崇煥兒子袁若飛的虛構角色,和長平公主、周世顯來了一段三角戀。
唐煥不禁為之搖頭失笑,也不知道金庸知道了,會做何感想。
見此情景,蕭笙有點摸不準唐煥的心意,於是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問,“唐先生對哪裡不滿意?,我儘快回去調整。”
“專業的事情。自然由專業的人士來操作,我就不指手畫腳了。”唐煥笑了一下,“這部《武俠帝女花》,我很看好,會保持關注的,如果專案透過了,也列為精品電視劇吧。”
一聽這話,蕭笙心中大喜,被大老闆記在心裡的作品,無疑會得到全方位的資源支援。
當然了。前提是過了胡音夢那一關,但蕭笙有信心。這個問題根本不在話下。
見蕭笙一臉躍躍欲試的表情,唐煥溫言提醒了一下,“笙叔也不要太過操勞了,畢竟你負責的工作不少,尤其是還有《萍蹤俠影錄》要拍攝。”
對於唐煥這位年輕老闆的體恤,蕭笙非常感動,連忙表態,“唐先生放心,我會做好排程的,而且李兆熊的夫人王心慰很有編導的才能,對《萍蹤俠影錄》的拍攝很有幫助。”
這時候,樂易玲插話道:“唐先生如此重視《武俠帝女花》,演員陣容肯定不能馬馬虎虎了,不過按照電腦上的工作排期來看,恐怕即使到了下半年,夢工廠裡有份量的明星,都無法騰出檔期。”
唐煥自己是搞it出身的,自然要鼓勵名下產業採用資訊化辦公,夢工廠的人力資源、工作流等等系統,使得全年工作規劃都有著清晰的脈絡,與寰亞電視那邊合作得堪稱嚴實無縫。
而樂易玲的這個提醒,也就意味著,要想今年拍攝《武俠帝女花》,就得面對夢工廠無大將可用的尷尬事實。
“我們不是和tvb有協議麼,去那邊挑藝人就好了。”唐煥不以為意地一笑。
“tvb那邊賴皮著呢,普通的藝人,磨幾句嘴皮子倒也能夠比較順利地談妥,但要涉及到一線明星,即使胡小姐出面商量,也往往會落個不歡而散。”樂易玲臉上滿是鬱悶之色,顯然她是親歷者了,“tvb那邊就是想要佔夢工廠的便宜,讓我們幫著捧那些還沒有紅起來的藝人。”
見如此棘手,唐煥不禁揉了一下眉心。
他和邵逸夫私下裡達成的默契,擺不到檯面上來。
況且,這個約定只是為了防止兩家電視臺爭鬥得兩敗俱傷。
所以,在中層、以及底層,tvb和寰亞電視依然競爭得比較激烈。
而在藝人僱傭合作這個更加具體的操作上,只要方怡華稍微做一下手腳,便能讓實際執行走了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