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花燈會,他多有了解,就是猜燈謎贏獎品,最高獎品有一百兩銀子。

原本他是不想去參加的,不過為了這一百倆銀子,他還是去了。

也就是那個花燈會,他遇到了熙兒,那個一生中最愛的女人。

那天晚上,熙兒女扮男裝,和他一起晉級到最後一關,一起搶奪冠首。

最後,他險勝她一籌。

也就是那一個晚上,他為她的身上的氣質傾倒,她被他的才華所迷。

他一直以為她是男兒,她也一直以男兒的身份和他談天論地,討論詩詞歌賦。

她告訴他,他叫賈男。當時他就是個愣頭青,徹徹底底的書呆子,根本就沒明白她名字裡的意義。

直到有一次他們遊湖論詩,她腳滑,差點掉到湖裡,他扶了她一把,她頭上的帽子掉到湖裡,露出一頭烏黑飄逸的長髮,那天他才知道,原諒她竟是女兒身。

他為她怦然心動,她的一顰一笑都讓他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她是那麼的高高在上,他從來不敢奢望。

突然有一天,她跑到他面前,問他喜不喜歡她!

他懵然的點點頭,情不自禁的吻了她,發誓此生此世絕不負她。

她高興的紅了眼眶,承諾他此生非君不嫁。

為了給熙兒好的未來,他拼命讀書,只想馬上考中科舉。

沒想到過了幾天,熙兒突然問他,願不願意帶她離開這裡遠走高飛。

他沒有去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只是點點頭,帶著她毫不猶豫的離開了京城。

☆、144:蜘絲馬跡(萬更)

他帶著熙兒歸於田野,他問她,她的真實閨名!她告訴他,她想忘卻過去,和他相守到白頭。

最後,他給她取了名字,憐熙。顧名思義,就是憐惜的意思。

他想告訴她,他會憐惜她一輩子。

他以為,他可以和熙兒幸福的過一輩子。

可是,當他帶著熙兒回去後,娘很不開心,日日愁眉不展,對熙兒百般刁難,不停的嘮叨讓他進京趕考。

他屢次拒絕,娘不依不饒,甚至以死相逼。

最後,熙兒心軟,不忍看娘茶飯不思,便勸他進京考取功名。

他本來是拒絕的,可是看著熙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為了家裡的夥計深夜都還在刺繡。

他心疼她,不忍她受苦,便決定進京趕考。

怕他會改變主意又跑回來,娘一路壓著他進京,將熙兒一個人丟在郊縣。

想著娘如果不在家,熙兒就能少受點苦,他變答應了孃的提議,將娘帶著一起上路。

他萬萬沒有想到,那次的分別將是永別。

他的娘會用盡一切手段的拆散他和熙兒,他的熙兒就這樣鬱鬱而終。

想著過往的一切,水千里不禁悲從中來!

對於熙兒,他是虧欠的,他違背了當初的諾言,而熙兒一直守著她的承諾,一生只嫁了他一個男人。

思及此,水千里不禁流下淚來。

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可得為了熙兒,他不知道哭過多少回了。

看到水千里傷心的悲泣,水縈月在心底嘆了口氣,勸道:“爹,你別傷心了,事情都過去了!我想娘也不希望看到你傷心!”

“縈月,這副畫像能留給爹嗎?你娘死了,爹想留個念想!”看著這副畫像,水千里這才發覺,他連熙兒的一件信物都沒有。

從認識到結束,好像都是熙兒主動,他除了帶著她迴歸田野,什麼也沒給過她,唯一一件定情信物還是縈月來認親時帶來的!除此之外,他什麼都沒有!每當他想起她的時候,連睹物思人的物件都沒有。

水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