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出現了許多忙碌的身上。

人們拿上曲轅犁,拖家帶口,開始在田裡勞作。

這個時候,新的訊息卻在鄉野間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大漢紡織商社、大漢精鹽商社、大漢冶鐵商社招募工人。

月俸祿三百文,相當於三十貫。

這對於南郡百姓來說,是陌生的好訊息。

新政可能對他們來說有些花裡胡哨,但月俸祿三百文,卻是實打實的能感受到的好處。

一個月三百文,一年三千六百文,相當於之前的三百六十貫。

目前南郡一匹布是二十貫,忙碌兩個月,可以買三匹布,這對於有些一件衣服穿幾十年的家庭,絕對是致命的誘惑。

有些家庭是窮,但人是完整的,是能夠輸出勞動力的。

整個二月下來,那些有幾個壯丁的家庭,紛紛出動了一個壯丁趕往江陵城。

等到二月結束,前往紡織商社和精鹽商社的工人已經高達一千人。

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加。

與此同時,錢行的新政在民間頒佈後,快速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往錢行。

等到三月,新登記的鐵器商社,就增加了十家。

先後有三百人進入這十家民營的商社。

而且每一家都從荊州大學聘請了一到兩名對於冶鐵製造精通的學生。

新的社會結構正在出現雛形。

這裡面出現了許多問題,例如工人進入民營商社,有偷東西的,有被東家不發俸祿的。

還有大量的人湧入江陵城,江陵的治安出現了問題。

但無論是什麼問題,都沒有能阻止時代步伐往前,沒有能阻止江陵的第二產業輕工業的快速推動。

四月初一,李衡帶著一隊人馬出城,去檢視今年麥田的情況。

一路走過去,田裡的麥子已經結出了一些麥穗,現在正史青黃不接的時候。

“大將軍,今年應該是個豐收年啊!”諸葛融笑道,“還有那邊的水稻,好像也長起來了。”

小麥是夏天收,水稻是秋天收。

長江一帶比較特殊,水系發達,既可以種植小麥,也能夠種水稻。

尤其是江漢平原這一帶,原本被廣袤的雲夢澤覆蓋,經歷周、秦、漢的數千年,到東漢末年,雲夢澤已經消失了許多。

水澤乾涸之後的土地很肥沃,含有大量的礦物質。

而且這裡的水產豐富,百姓是真的可以吃飽飯的。

其實這也是東漢末期荊州擁有六七百萬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襄陽是荊州的治所,而江陵卻是荊州的經濟中心。

李衡滿意地點了點頭,經歷了戰爭之後,也該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了。

現在魏國和吳國都沒有馬上開戰的想法。

正好趁著這個空隙,從他們那裡多吸納一些人過來。

眾人又行了一段路程,桓範突然指著前面:“大將軍,快看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