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招來了楚國貴族大臣們的反對和嫉妒。反對者的代表就是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兒子子蘭和大夫靳尚。這批人目光短淺,妒賢害能,只想維護自己的貴族特權,卻把國家的長遠利益置之腦後。可是他們的權勢很大,整天圍在楚懷王身邊,左右懷王的言行。昏憒的楚懷王,聽信了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

公元前314年,也就是楚懷王十五年,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漢中大片土地被秦所佔。這時懷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於是複用屈原”,讓他出使齊國,重修楚齊之盟。秦兩次大敗楚軍之後,也怕齊、楚復交,於是主動提出退還漢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懷王恨透了張儀,提出不要漢中地,只要張儀人頭。於是屈原齊楚聯盟的活動未能成功,也使楚國在齊國面前又一次大失信用。

公元前305年,楚再次背齊合秦,去秦迎親;前304年,懷王與秦王會於黃棘(今河南新野縣東北)、接受了秦退還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縣)。屈原雖竭力反對,結果不但無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漢北地區。前303年,齊、韓、魏三國攻楚,聲討楚違背縱約。楚向秦求救,還把太子送到秦國作人質。前302年,楚太子殺了秦大夫逃回楚國。前301年,秦以此為藉口,聯合齊、韓、魏攻楚,殺楚將唐昧,佔領了重丘 (今河南泌陽縣東北)。公元前300年,復攻楚,消滅楚軍2萬,又殺楚將景缺。這時,昏庸的懷王才又想起齊楚聯盟的重要,讓太子質於齊以求齊楚聯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這大好形勢,秦昭王假意邀請懷王在武關(今陝西商縣東)相會。此時的屈原已從漢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勸懷王不要赴會,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可懷王的幼子子蘭怕失去秦王歡心,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劫往咸陽,要脅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懷王被劫往咸陽,楚由齊迎歸太子橫立為頃襄王,公子子蘭為令尹,不肯向秦割讓土地,秦又發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前296年,懷王死於秦國,秦國將他的屍體送回楚國安葬。楚國人都憐憫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自此秦、楚兩國才斷絕交情。

公元前293年,秦國派白起前往伊闕攻打韓國,取得重大勝利,斬首24萬。秦國於是送給楚王書信說:“楚國背叛秦國,秦國準備率領諸侯###楚國,決一勝負。希望您整頓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戰。”楚頃襄王很憂慮,就謀劃再與秦國講和。屈原指出,懷王最後落到客死他國的下場,就是因為“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這話對奸佞子蘭很有殺傷力,於是子蘭指使靳尚到頃襄王面前進讒,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區,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

流放期間,屈原憂憤難當,思念故土,開始了文學創作。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 《九歌》 《天問》。作品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這些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他的學生便是寫下《登徒子好色賦》的美男子宋玉。屈原不僅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同時也是浪漫主義詩人之一。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不忍捨棄自己祖國的屈原於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