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這麼多孩子喜歡讀書認字。”里正吸了一口旱菸,像是下了決心一般,緩聲開口道,“大山娘,你說咱們大河村也修建一個學堂咋樣,每家出工一起打土坯,修個三間房就差不多了,人多力量大,我估摸著五六天就能完工。”

程彎彎點頭:“修學堂不難,難的是去哪裡請先生。”

“請先生還不容易,只要花得起銀子,多的是老秀才願意來。”沈正負手走過來,“就是我覺得吧,土坯修學堂,有點不成體統……不如家家戶戶湊錢,建一個青磚大學堂……”

“沈少爺,各家各戶要是有餘錢,得攢著辦大事,哪能拿出來建學堂。”程彎彎開口道,“我記得昭兒說過一句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是說,房子破破爛爛也沒啥,只要在裡面的人熱愛讀書學習,就不會有人覺得屋子簡陋了。”

沈正撇了撇嘴,這趙大嬸真是跟他爹一模一樣,就是捨不得銀子修學堂。

等他以後當官了,第一件事就是在每個村修學堂,讓所有孩子都能讀上書。

“蠶吐絲,蜂釀蜜。”

“人不學,不如物。”

學堂裡傳來朗朗讀書聲。

程彎彎想起來,她最初來這個朝代的宏圖大志就是要買幾床大棉被,對這個朝代熟悉之後,她才發現棉花這種作物根本就沒有普及……她隱約記得國內棉花在很早很早之前就出現了,不過要到明朝時被皇帝強令種植才真正推廣普及,成了家家戶戶能用得上的禦寒神器。

這個時候,應該是疆域和靠南邊的地界才有棉花,而且是作為觀賞性作物,而不是經濟作物。

她的荷塘開挖之後,也需要藕種,而藕種也是南方才有的東西。

也就是說,她可能要安排人專程去一趟南方,不然很多事情不好解釋。

算了,還是先蓋房子吧。

回到家後,程彎彎就將蓋房子的事情宣佈了,四個孩子興奮到了極點。

以前在老趙家是三房人擠在一個屋子裡,後來分家了,他們住的是絕戶人留下的破房子,到處漏雨。

住了一年多,終於要蓋房子,這事兒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會高興的沒法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