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則不通。

只要能把流通渠道暢通、數量增多,窮人能看到足夠的上升空間,不用像古代科舉一樣億萬人去擠一條羊腸小道,各家各戶還用逼著自己的孩子去拼命爭奪起跑線嗎?

這樣不僅能穩定社會,還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各行各業中調動起足夠的積極性,不用整天上班混日子了。

又有人說了,我們已經階級鬥爭了好多年,早就消滅階級啦。我呸!說這種話的人要不就是眼瞎、要不就是腦殘。

要說階級固化,中國可以排上世界前幾名,除了那幾個有天生人種歧視的國家之外,恐怕就數我們厲害了。

這一點不用爭論,啥叫官二代、富二代、紅二代?如果沒有所謂的精英階級,這些二代全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而且我們除了考試一條路之外,基本就沒有平民階層的上升通道了。這玩意只要看看歷史書就會發現,以前是寒窗苦讀為做官,現在還是一個德性,高考已經成了全民性質的大運動,規模堪比春節,重要性有過之無不及。

這些都是題外話,洪濤所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魏家大院裡建立一座社群幼兒園,專門接收本社群的適齡兒童。

幼兒園老師暫時全部從國外聘請,已經不是雙語了,只要你想學,光英語就有美英印澳外加香港五六種口音,再加上法語、德語和拉丁語,不怕種類不夠,就怕家長挑花眼。

994章 孩子王

這麼做的目的依舊是不得已,你要說都是本國幼師還沒啥名氣,各位家長願意把孩子送進來嗎?社會風氣就這樣,光靠洪濤一個人也改變不了。

但他是鑽規則漏洞的大師,你們不是好這一口嘛,得嘞,咱就先給你們點甜頭嚐嚐。別急,等外國老師來了之後你們就知道啥叫國際化教育了,不讓你們孩子全變成小野人我就不姓洪。

到那時我看你們誰會說外國老師不好,說了也沒人搭理,這就是愚昧和盲從的結果。

一旦幼兒園的名氣大了,信譽有了,那就對不起了,外國僱員會逐年減少、中國幼師會逐漸增加。套路還是原來的套路,只不過實施者變了。

習慣一旦形成就不是誰能隨意改變的,這就和洪濤改變不了社會風氣是一個道理。

當然了,這個幼兒園的收費會很低,甚至比其它普通幼兒園還低,內部設施卻堪稱豪華。光是一個魏家大院就已經算得上王府級別了,要面積有面積,要花園有花園,要環境有環境,要安全有安全,不豪華都不對齊這座房子。

但這個幼兒園不用洪濤出一分錢,包括聘請外國教師的費用,全部由吉達的基金會支付。原因也很簡單,你別白得一座大院子啊,幼兒教育當然也算是慈善事業的一種,那你就出點血吧。

吉達對洪濤這個要求也答應的挺爽快,絲毫沒覺得為難。這是為啥呢?幾天之後洪濤就從黛安那裡得到了答案,合算吉達也是借花獻佛,她自己不花一分錢。

所有幼兒園的裝置全部由慈善捐款購買,外國教師更絕了,他們都是聯合國的志願者,就算有工資也是由聯合國出。

真是小巫見大巫啊,此時洪濤覺得自己這點小腦筋真沒法和吉達她們比,人家只需要穿著漂亮衣服去晚會上動動嘴,小錢錢就嘩啦啦的飛過來了,不光送錢還送人,不要都不答應。自己殫心竭慮的算計了半天,結果都是無用功。

另一個需要感謝的就是楊薇,在修繕四合院的專案上,楊家和徐老太太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她們兩家人一個是透過官方渠道向上反映後海社群居民的居住環境急需修整問題,一個是高舉支援奧運會的旗幟,主動提出要為京城建設添磚加瓦,一內一外配合得無比嚴絲合縫。

再加上齊家和歐陽家給引薦的各級領導,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