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見到劉諶已經想通了最大問題,然後劉禪轉眼一想,又問道:
“若是諶兒總理大漢國事,又當如何富國強軍?”
劉諶一聽,怎麼感覺像是在考驗自己,但是剛剛的教誨,覺得又有些不像。
劉諶也沒糾結這個,而是出言道:
“父親,孩兒以為,富國強軍不妥,應該是富國強民。
要知道,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強秦雄獅百萬,征伐天下,無人不服,然暴政一顯,天下皆反,皇祖取天勢而順民意,才有漢家四百年江山!”
這話一出,劉禪先是有些生氣,因為自古帝皇自詡神權天授,但是到了劉諶這裡,好像是百姓給了劉邦統治天下的權利,這對古代帝統思維卻是一種衝擊,往重了說,這實屬叛逆!
但是劉諶一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讓他無法反駁,加上對秦朝覆滅的分析,讓劉禪也相信了劉諶之言。
此時的劉禪看向劉諶,不僅有讚賞,更多的是吃驚,雖然劉諶言辭有失偏頗,但是句句眼光獨到,便是跟一些教派開宗祖師也不遑多讓。
“諶兒知曉這麼多,卻是打算如何做?”
見終於問到了重點,劉諶也是十分慎重,斟詞酌句道:
“第一,打破世家壟斷朝事,獨霸權勢之局面,開科取士,讓天下英才皆可一展抱負。第二,大興工業製造業,讓無地無業之人能養家煳口……”
這些話一出,饒是劉禪多智,也被雷得呆若木雞,許久才回過神來,卻是皺眉道:
“諶兒此言雖然有禮,然阻力卻是不小,實在等同於與天下世家為敵,殊為不智!”
劉禪顯然也知道這個問題,現今蜀漢在三國中最弱,但是文武官員卻有四萬多人,比國土更大的吳國的三萬餘都是多了近萬。
原因無他,劉備入主益州,對本土世家大族採取拉攏之法,所以多有閒職吃餉的存在。
但是吳國統治者很聰明,一邊重用世家賢才,比如張肱,陸遜等人,但是如果一家太過強盛,就會被打壓。
盛極一時的陸遜倒了,權霸一方的孫被滅族,就連諸葛亮的親侄子,諸葛恪,也被了滅族。
或許這些手段強硬血腥了些,但是不可否認,吳國人才濟濟,在這方面很有優勢。
雖然劉禪贊同劉諶的觀點,但不意味著他就會全力支援,須知一紙空談,落到實處還要諸多考量。
“父親放心,孩兒打算拉攏大部分小家族,來抗衡大家族,如此一來,爭取國中大部分人支援,手法不用太多激烈,倒也不會動搖根本!”
啪啪啪!
就連劉禪,此時也不禁拍手叫好,劉諶此舉,正合統治者的均勢之道,利在千人,一人失利也不會有大的影響。
劉禪的所有顧慮和問題都問完了,伸手重重地拍了拍劉諶的肩膀,開懷道:
“諶兒長大了,也知道怎麼做好皇帝了,為父也能安心將這天下交給汝了!”
聽到這話,劉諶不但沒有驚喜,反而大驚失色,連忙道:
“父皇,不可啊,若是如此,只怕會引來朝局動盪,十分不利啊!”
劉禪見此,愈發喜愛這個以往不被注意的兒子,口上卻是道:
“禪位不成,還不能攝政?”
……
(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賈殷翔
跟劉禪長談至深夜,回府的劉諶仍舊沒有半分睡意,站在視窗仰望天空,心緒繁雜。
他也看出劉禪是一個聰明的人,也知道劉禪無心政事,志在悠閒活一生,他也想劉禪主內,自己從旁支援,安心揮師戰天下,但是劉禪死活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