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疑是為此事定下了基調。即便郭建還有些不服,可看到文官齊齊點頭,武官如王忠嗣亦是不無贊同,他只能懊惱地閉上了嘴。緊跟著,就只聽杜士儀須臾便點了段行琛和馬傑這一文一武前去秦州,隨行兵馬五百,其中兩百來自隴右節度使府的牙兵,他就無話可說了。
杜士儀都能夠從千名牙兵中撥出兩百去秦州,他的臨洮軍只撥出三百人若是還要囉囉嗦嗦,那也就太不識相了!
如果可以,杜士儀倒也想要自己趕去秦州,可他更清楚如今的秦州大概是怎樣的光景。與其自己過去指手畫腳,還不如派出有豐富治民經驗的段行琛,以及善於與麾下兵馬搞好關係的馬傑前去。然而,臨行前夕,他仍然在鄯州都督府前對段行琛千叮嚀萬囑咐,最後方才說道:“糧草恐怕是秦州如今最缺的東西,一時半會也等不到朝廷的撥付。所以,你路過渭州時,便傳我之令先行調撥兩千石糧食備用,鄯州都督府接下來會派人結清這一應錢款。”
“是,大帥放心,我理會得。”段行琛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這才對硬是要跟著回秦州的上邽縣主簿康成德說,“路上恐怕要緊趕慢趕,康主簿真的要去?”
“這一場地震,我妻子已經死了,只剩下了一兒一女,他們如今還留在城中,我必須趕回去。”儘管雙眼已經深深凹陷了下去,但康成德還是用堅定的語氣說道,“更何況,上邽縣廨恐怕只剩下了我一個人還是囫圇完整的,若是不回去收拾殘局,我也對不住治下的子民。”
說到這裡,康成德翻身對杜士儀下拜之後,起身頭也不回地第一個上了馬。見此情景,段行琛也不再耽誤工夫,向杜士儀告別之後便和馬傑一同上馬領軍離去。而站在杜士儀身後的段秀實望著父親遠去的身影,突然只覺得胸口沉甸甸的。
從前只以為打仗才會死人,沒想到突如其來的天災也會這般嚴重。父親急急忙忙趕去秦州了,可是,隴州家鄉呢?隴州和秦州可是緊挨著的,二月初十那天鄯州尚且有震感,更何況隴州?父親怎麼一句都沒有對杜大帥提,難道就不擔心在隴州的母親和兄長們?
第777章 祭天賑災
上邽縣主簿康成德趕到鄯州求救的時候,秦州都督府的另一個信使也終於歷經跋涉趕到了洛陽。論理從秦州到洛陽,還不如秦州到鄯州來得近,但因為州治上邽縣往東邊的官道損毀沒有那麼嚴重,因而出了州境就路好走了,他抵達洛陽也就用了十日。風塵僕僕的信使進城時還遭到了盤詰,可得知是秦州地震,守衛定鼎門的隊正不敢怠慢,慌忙親自陪著其前去洛陽宮。等到此人千辛萬苦一層一層最終見到了宰相裴耀卿之後,只有力氣說出寥寥幾句話就暈了過去。
面對這等十萬火急的訊息,裴耀卿亦是大為震驚,和正月裡剛剛趕到東都力辭不成,不得不受任中書侍郎的張九齡商量之後,兩人便聯袂到了御前稟報。剛出正月就稟報這樣的訊息,李隆基自然又驚又怒,可這等事關老天爺的事,即便他這個天子也沒有任何辦法,頂多只能在心裡大罵幾句。至於首先要去做的事,不是別的,卻是派員前去祭祀山川。這樣一個人選君臣三人只不過商量片刻,就定了下來。
除卻尚書左丞相蕭嵩,還有誰能夠有這樣尊崇的地位去代天祭祀?更何況,蕭嵩曾經任過河西節度,對於河隴總比其他人熟悉。
至於陪同前去宣慰的人選,很快也定了下來,曾經任過戶部侍郎的裴耀卿在戶部諸郎官之中,選中了倉部員外郎韋伯陽。只不過,當裴耀卿去找韋伯陽託付重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卻讓後者欲哭無淚。
“此次秦州地震,陛下雖震驚非常,也有意撫卹,但戶部情形你也清楚,光是之前聖駕和百官在兩京之間一遍遍地來回,耗費就不在少數,而且如今為了江淮以及河南轉運,再加上幽州用兵耗費巨大,度支捉襟見肘,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