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頂用,你能夠說出他們的心裡話,他們自然都擁護你。”
“這……相國謬讚,我真是有些擔當不起。”雖說是稱讚,可程千里怎麼聽怎麼覺得,按照杜士儀這分析,只會讓朝廷,讓天子覺得自己擁兵自重,訕訕地謙遜了一句後,害怕異日遭到清算的擔心終究佔據了上風。因此,他當即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我實在是情非得已,王承業非要如此惡言中傷,我實在是一籌莫展。相國是否能指點我一二?”
李懷玉當初與其說是被侯希逸給押給了羅盈,還不如說是直接送到了杜士儀身邊磨練。他跟著先到朔方,而後又在馬嵬驛見證了百年難遇的一幕,隨即解圍長安,兵出潼關,收復洛陽,他在杜士儀身邊並沒有經歷什麼太激烈的戰事,可就是這樣遊刃有餘的從容,讓他覺得百感交集。此刻又見到深受將士擁護而成為河東節度使的程千里,竟然在杜士儀面前擺出瞭如此低姿態,他就更加心情微妙了。
“如今安賊未平,叛軍還在,你有什麼錯?難不成是錯在你為河洛軍民請命,怒斥王承業這個縮頭烏龜,於是得到了河東軍民的擁護?”
程千里本還以為杜士儀會打打官腔,可沒想到竟用如此不容質疑的口吻表示了對自己的支援,對王承業的唾棄,他只覺得一顆心完全放回了肚子裡。如今杜士儀在關中的名聲如日中天,朝中雖也有非議的聲音,但更多人覺得是他的動作迅速,避免了叛軍攻佔長安,肆虐關中的慘劇。有這麼一句話,他這個河東節度使也許就不會名不正言不順了。
“相國如此信賴,千里定當粉身碎骨以報!”
“誒,程公何必如此。”杜士儀一把將程千里攙扶了起來,這才笑著說道,“好教程公得知,我已經命人將一道表奏送回長安,叛軍未滅,河東將士忠肝義膽不可辜負,請順應民心軍心,即刻以程公為河東節度使!”
什麼叫做雪中送炭,盡解後顧之憂,程千里這才算是完完全全都領教了。當他在親兵扈從下緊趕慢趕離開河內縣,和自己的大軍會合之後,他便立刻召來軍中兵馬使、先鋒使、遊奕使以及偏將裨將在內的中高層軍官,宣佈了杜士儀的軍令。自從杜士儀挑明已經保舉他節度河東的一刻,他就已經在心裡決定,只要杜士儀的軍令不是讓他率軍去送死,不是讓他跟在後頭沒功勞,他就一定聽命行事。
“杜相國說,我河東軍民驅逐了王承業,這是大家義憤之舉,不但不應追究,而且還應該嘉賞大家憂國憂民的忠肝義膽!如今洛陽城內的叛軍已經先一步望風而逃,河洛境內州郡一時盡棄,只怕會退回河北道重振旗鼓,先安內再出擊。如此一來,河北境內定然會生靈塗炭。我等既然沒能趕上洛陽這一仗,那就不用再南下了,改為東行,從官道收復修武、獲嘉,然後直取衛州汲郡,我們也進逼河北!”
此前聞聽叛軍一路敗退,河東軍多有沒能趕上這一仗的遺憾,但家中在河洛的親戚得以重見天日,心中也還是如釋重負的。可既然叛軍跑了,他們不免要擔心此前驅逐王承業會不會引來朝中非議甚至於處分,如今程千里這麼一承諾,又聽得他們很可能會成為第二支打進河北的兵馬,一眾軍官頓時齊聲應喏,竟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的。等他們把軍令傳達到了軍中,一時歡聲雷動,人人振奮!
當了這麼久的縮頭烏龜,如今竟很可能先打進河北,若不拼死向前,怎對得起從前王忠嗣王大帥的苦心操練?
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
安祿山叛軍渡河進入河洛之後,濮陽太守吳王李祗憑著自己身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