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仙公葛真君藏其教,位證仙品。”⑶意即鍊度是重要的靈寶齋法,祭煉是鍊度的一種,簡便可行,它是由葛仙公(葛玄)創立,他也因此而得道昇仙。宋明之間道教文獻大多認定鍊度儀是由葛玄傳法於後的。

北宋鄭所南(1241~1318)在《太極祭煉內法》卷下說到葛仙公在若耶山“精思精處”,使天上三真人感應而降,授以《法輪經》,“開闡仙公濟度幽真之心”,稱“今天台山桐柏觀側有法輪觀,正仙公祭煉古蹟”,並且說到,當時“或雲有大威鬼王稽首長跪,謂仙公度鬼八十萬數,皆得受生,三年之後,位證大仙,後仙公上升,留祭鬼徑於沖虛靖壇,今竟莫考”。鄭所南曾經查考了葛玄的傳記,無可奈地稱“葛玄傳所紀甚多,卻不載祭煉感應事”。⑷因此,可以推測鍊度儀是靈寶派道士編成的科儀,只是託古稱由葛玄所創。靈寶派早期經典《度人經》有云:“死魂受煉,仙化**。”但是,唐代以前,死魂之受煉,只是指死魂受到神靈的煉化。北齊嚴東注稱:“南宮者,長生之宮也,度命君治在其中,諱籲員。得入南宮之中,籲員即鍊度朽骸,生童即灌其生津,著生契於四極,給自然之羽童。生童者,日中靈童也。”唐薛幽棲注則稱:

“死魂舉度於南宮,則以流火之膏,煉其鬼質,從茲改化,便得仙也。”⑸因此,古靈寶法中並無以生度死之意。

一般認為,唐五代道士杜光庭是道教科儀的集大成者,明《道藏》收有杜光庭編定的《道門科範大全集》(八十七卷)、《太上黃籙齋儀》(五十八卷)等齋儀著作約十九種,經查考,在這些著作中,卻並無鍊度儀的記載。但是,在北宋末年出現了鄭所南關於鍊度的專著《太極祭煉內法》。同時,南宋時期編纂的幾部齋醮儀範總集,都有關於鍊度儀的專篇,例如由寧全真授、林靈真編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三百二十卷,關於鍊度儀軌的記載就有二十多處。其中,卷二十五至二十六有“開度通用”的鍊度醮儀,卷八十有“生神開度齋用”的鍊度醮儀,卷八十一有“生神開度齋用”的鍊度儀,卷九十五有“青玄黃籙齋用”的鍊度醮儀,卷一百六有“明真齋用”的鍊度儀,卷一百十四有“遷拔道場用”的太極心法祭煉儀,卷一百三十有“度星齋用”的經法鍊度儀,卷二百六十三至二百六十五有鍊度品,等等。⑹另外,寧全真授、王契真纂的《上清靈寶**》六十六卷和金允中編的《上清靈寶》四十五卷,也有大量關於鍊度儀軌的記載。因此,可以肯定,在北宋末年和南宋時期,鍊度儀已廣泛流傳於南宋政權控制的地區內。從這些記載來看,鍊度儀似乎並非一時一地一人所創,各種鍊度儀式程式和召請神將也或有異同。值得注意的是,金允中在《上清靈寶》卷三十七稱:“鍊度之儀,古法來(應作未─引者注)立,雖盛於近世,然自古經誥之中,修真之士莫不服符請氣,內煉身神,故劉混康先生謂生人服之可以煉神,而鬼魂得之亦可度化,是鍊度之本意也。混康,即宋朝三茅山宗師觀妙沖和先生,乃華陽道士。大觀二年(1108)再赴,解化於闕下,是以鍊度之符莫**師自鍊度之法。”⑺金允中以推側的語氣提出鍊度之符出自劉混康之手,但現存有關劉混康的史料,並無劉混康參與鍊度儀編撰演習的細節。不過,金允中相距劉混康為時不遠,因此,劉混康可能對於鍊度儀的發展有過重要影響。

鍊度程式金允中的《上清靈寶》卷四十四列有南宋末年經過他校訂的“鍊度”科儀文字,鍊度的程式包括:祝香,啟聞上帝;焚降真召靈符,高功就座召將吏,存將吏降臨,次念五帝真諱收召亡魂,水火交煉,焚符九章,使亡魂之臟腑生神說戒讚道經師三寶鬼神十戒,九真妙戒,舉奉戒頌讀符告簡牒高功下座,送魂度橋焚燎,舉三清樂,等等。⑻其**部分是“收召亡魂,水火交煉”。據《杭俗遺風》載:“道士超度道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