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京兆名士輪番來講課指點。”

“這麼說;授課的名士中;我也算一個?”得到了杜士儀肯定的回答;王縉頓時哈哈大笑;“好好;我從小就樂為人師;這事情我一定參加”

王維卻不像王縉這樣隨心所yu;想了想便問道:“茲事體大;可會有長輩親長異議?”

“我自然不會一個人出頭;只要請朱坡京兆公為山長壓陣;別的異議全都不足為道又無需王兄riri跋涉;只需每月難得一兩ri來此做客即可”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六卷 第二百五十二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

read_content_up;

書院之事,杜士儀只不過和王維王縉兄弟預先打了個招呼,隨即又在親赴朱坡別院見杜思溫時提出了此事,卻並沒有立時轟轟烈烈地立時展開。畢竟,王維也不過方才及第尚未關試,他自己更是還得預備制舉並未授官。接下來,他除卻偶爾前往相會那些同為前進士守選的同年,以及親朋好友,大多數時間都在家中閉門參閱杜思溫送來的書,順便指點杜黯之的課業。而田陌則是被他交託給了千寶閣劉膠東旗下的一支商隊,啟程了河西。

不知不覺就是大半個月。這一天午後,一大早進長安城的赤畢一路打馬飛奔回來,到了門前一躍下馬,連坐騎都顧不得牽便大步直奔杜士儀的書齋,才在門外便大聲嚷嚷道:“郎君,信安郡王李褘奉了司馬宗主來京!”

杜士儀正拿著一本《切韻》,指點杜黯之作詩賦時用韻最需留意的要點,聽到這聲音頓時為之一愣,旋即連忙丟下書快步出。等到了門外,見赤畢在這等尚還chun寒的時節竟是滿頭大汗,也不知道是跑馬跑的,還是心急急的,他連忙示意人跟自己到了書齋西側的廊房坐了,這才仔仔細細地追問了是怎麼一回事。聞聽天子竟是吩咐韋抗相迎,兵馬淨街,再加上此前信安郡王李神遠赴嵩山相請這至高的禮遇,他不禁揉了揉眉心。

不知道羅盈先前送信給大師兄時,大師兄可曾及時找到了司馬承禎……他欠這位上清宗宗主實在是太多了!

“郎君。”

“可知道聖人將會把司馬宗主安置在何處?”

“是……迎入宮中,晝夜請教道法。”

杜士儀見赤畢亦是眉頭緊鎖,一面暗自感慨這還真是頂尖的禮遇,一面輕嘆一聲道:“司馬宗主本xing詼諧恬淡,只希望他不要覺得大明宮太壓抑才好。”

話音剛落,他便只聽外間又是劉墨匆匆直奔進來,尚來不及站穩便喜形於sè地叫道:“杜郎君,盧郎君來了!”

當年睿宗召見司馬承禎入宮時,李隆基還是皇太子,那時候只覺得這位上清宗赫赫有名的道士不卑不亢妙語連珠,周身出塵神仙氣象,此刻望仙台上時隔十年再次見到那羽扇道袍磊磊落落的老者,他不禁平生尊崇之心,不等其稽首行禮便連忙上前雙攙扶道:“司馬道兄仙蹤飄渺,朕尋覓多時了!今ri能請得道兄如大明宮,這望仙台方才算是名副其實!”

這親切而熱絡的話從大唐天子口中出來,司馬承禎面上謙遜,心中卻不禁苦笑。那會兒他正在嵩山嵩嶽寺和普寂和尚談正歡,順便與其幾個弟子唇槍舌劍辯論佛經和道典的優劣缺失,誰知道山下突然便是軍士密佈,繼而那位赫赫有名的信安郡王李神便殺上了山來,恭敬而不容置疑地請他隨之回京面聖。儘管此刻天子親扶,他還是含笑打了個稽首道:“陛下身為天子,真仙駕臨尚且要行平禮,更何況老道?如此尊崇,絕不敢當。”

“司馬道兄謙遜,先帝在世時便屢屢讚歎,如今朕時隔多年再見,仙風道骨一如當年。”李隆基笑著請司馬承禎隨自己一起來到了望仙台南面的欄杆邊上,從那不同尋常的高度俯瞰長安西城的那些裡坊民居街道,隨即方才笑容可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