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土,一直是佛家的理想。

2008年1月1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362 寶玉為什麼出家

362 寶玉為什麼出家

郭旭東

博友留言:我認為黛玉可愛。因為黛玉對寶玉一心一意。這體現在沒有了寶玉,她就活不下去。這就說明寶玉是她生命中的支柱,是她生活的唯一希望。寶玉在黛玉身上看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活著被人需要,就是一個普通人的價值。在封建大家庭中,要求一個寄人籬下的弱女子有統帥眾人的氣度,有照顧大多數人利益的胸懷,不覺的這個要求苛刻嗎?寶釵的大度,是有強大的經濟後盾做基礎的。在一個勢力眼的社會環境裡,她的富有,是她心中的底氣,也是別的下人不敢怠慢她的根本原因。寶釵的生活中沒有寶玉,憑藉著她的為人處世,和其他人也能過下去。這就是書中所說君在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這就是寶玉寧願選擇出家,也不和寶釵過下去的原因。

 以下僅供參考。

大度是一種品質,一種心胸,而這種品質,是與一個人的富有不存在必然的聯絡的。換言之,難道大

度僅僅是富有人的專利嗎?很多人貧困的時候小氣、小心眼,而富有之後仍舊小氣、小心眼。而有的人,貧困的時

候仍然能夠豁達,仍然能夠想到別人。所以,不能將一個人是否富有作為大度與否的原因。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時

代,在什麼地點,都應該注重道德和修養,學會剋制自己,與大家融洽相處。這點做人的要求應該是不過分的。

關於寶玉的出家,我僅從佛學的角度探討一下。 

《紅樓夢》通篇體現了佛學思想,特別是透過對賈寶玉空中來,迷於紅塵,又看破紅塵,從而復歸大

荒的過程的敘述,說明了一個人透過磨練和反思,從無明中逐漸覺悟的過程。

佛家是講因緣的,寶玉的出家也必然要符合因緣。那麼,寶玉的出家都有哪些因緣呢?首先黛玉的死

使他領悟到了生命的無常,家庭的破落使他領悟到了榮華富貴的不長久,這促使他去尋找一種永恆自在的解脫方

法。同時,他的師父也看到他人世的因緣即將了斷,所以適時地去度化接引他。還有一點,寶玉出家的緣具足的原

因,還在於妻子寶釵對佛學理論的領悟。

我在以往的部落格中提到了寶釵對六祖惠能悟道詩深刻的領悟。不僅如此,寶釵還在禪理上幫助寶玉開

悟。我們看一看寶釵是如何教大家(特別是寶玉)學習佛理的。在《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

迷賈政悲讖語》中,寶釵先是隨賈母之緣點了一折《西遊記》。《西遊記》是佛家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暗示著

一個人要真正提高修養,必須敢於、肯於忍辱負重,甚至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挫折磨練。之後寶釵又點了一出

《魯智深醉鬧五臺山》。在《水滸傳》中,花和尚魯智深最後領悟到了生命的本質,坦然面對自己的生死,涅槃而

去。為什麼尋求大道要肯於吃苦,而最後像魯智深那樣看破生死呢?寶釵又進一步引導他人。當寶玉沒好氣地埋怨

寶釵只知道點佛家的劇目的時候,寶釵又藉機幫助寶玉領悟佛理。以下是對白:

寶玉道:“只好點這些戲。”寶釵道:“你白聽了這幾年的戲,哪裡知道這出戏的好處,排場又好,

詞藻更妙。”寶玉道:“我從來怕這些熱鬧。”寶釵笑道:“要說這一出熱鬧,你還算不知戲呢。你過來,我告訴

你,這一齣戲熱鬧不熱鬧。──是一套北《點絳唇》,鏗鏘頓挫,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