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的牧民肯定看不出這幫人是文士出身。

張邁到這時才露面,對著兩百多個灰頭土臉的年輕學子笑道:“從鄴都到這裡,一路都沒戰事,只是走路罷了。連路都走不過來的人,還想為官做宰?我看還是回家給他們爹孃疼去吧。”

滿營士子一聽不禁失笑,笑聲中一路上的怨氣一掃而空!

元帥的話雖然是笑話,卻暗藏哲理,而更重要的是這句話中明顯就透露了一句潛臺詞:那些受不了回去的都是被淘汰者,而他們現在能站在這裡,就是優勝方!更有人隱隱想到,從鄴都到這裡的萬里之行,分明就是另外一場考試!

更別說他們這一路走來,無論見識、心志還是胸襟都更上一層樓,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從來都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張邁等所有人笑停了,才又道:“待會我們就進輪臺城,進城儀式結束後,你們就分頭行動,或三人,或五人,去西域各地調查你們想要調查的東西,學習你們想學習的學問,具體我都不管,總之隨你們的愛好行事,這個調查與學習可以是幾個月,也可以是幾年,你們調查學習完後,將見聞與心得形成一篇策論,這篇策論直接提交給我,我會依此來論你們的出身。每一個士子,我都會委派一個軍士做貼身保護,如果有特別危險而有價值的行動,你們可以向輪臺駐軍要求派遣軍隊協助。好了,沐浴,換衣服!隨我進城!”

兩百多人就在城外沐浴,走了這麼長一段路,所有人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慣了,開水自己燒,燒完之後妥為梳洗,這時馬小春讓人送來了袍服,那是涼州的裁縫行為他們量身定做的棉衣,清一色的寬袍緩袖,乃是從曲阜求來的聖門樣式,最正統的儒門袍服,分為禮樂書數射御六種款式。

若是終日只知空讀詩書的人,穿上這些衣服,或有萎靡不振之風,孔子說:“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後世末儒,自稱君子,卻不知鍛鍊,不知武事,文勝於質者,只可稱之為史子,至於有文無質者,只可稱為書呆子。

而這兩百多人經過這數千里路的淘汰與試煉,到了這裡時個個筋骨強健,精神風貌陽剛中帶著文雅,文雅中又帶著一股懾服力,再穿上清一色的儒門服侍,一股剛正內斂的文華意蘊自然而然蓬勃而生。

一路看著這幫學子出醜的老兵們原本對他們向來只是取笑。直到這時望見這等文質彬彬的氣勢,竟不由得肅然起敬有文化素養的人再經歷練、知武事,所能達到的境界就不是純粹的武夫所能企及的了。

張邁看到兩百多人都換上了袍服,滿意地點了點頭,道:“都上車吧。”

這些年,郭威為了戰爭需要。讓涼州造了許多各式戰車,這三十六駕仿古戰車都是郭威提供的,當下身穿御款的學子駕車,其他所有人都在車上正襟危坐,張邁騎上汗血王座在前,三十六駕馬車兩翼隨後,再然後才是陌刀戰斧陣以及鷹揚、汗血諸軍。

張邁到達輪臺的時候,晉北新移民在這裡落戶已經超過三年時間,最困難的日子已經過去。如今正值苦盡甘來,聽說張邁西巡,留守西域和遠遷到此的漢人無不興奮!

“元帥西巡了!”

“元帥來看我們了!”

“元帥畢竟沒有忘記我們!”

所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皇帝遠遠地坐在中原的京城,下多少道恩賜的聖旨,都不如直接駕臨西北來得令人真心感動!

而胡人也響應得很熱烈,畢竟張邁“天可汗”的威名可不是虛的,而是透過多少次戰爭打出來的!這種血和鐵的印記最是深入人心。不經幾代人的光陰是很難磨滅的,如果說漢人們對張邁是充滿了崇拜與親切。那他們對張邁則是敬畏交加西域幾次戰爭,漠北壓倒性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