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個人忙啊。”
“這倒是的,我總是一個人單槍匹馬習慣了。”張裴軍皺了皺眉頭。
“那你就是笨,團隊的力量永遠大於個人。”劉亞菲顯得很成熟。
“我總是不自覺陷入這個誤區。”
“主要是經驗的原因,你如果吃過虧就不會這樣。人是要成長的。”
“嗯,這方面是我的弱項。”張裴軍微笑著看著劉亞菲。
“沒事,我們一起努力,永遠抓住好的方面,不要太拘泥於過去的失敗。”
“是的,有你在,我一定會成功。”張裴軍緊緊地握住了劉亞菲的手。
“嗯,小張,最近做事情更有方向了嘛。以前看你總在轉,忙個不停,但是我發現你現在思考東西多了一些,企業不僅僅是需要工作,更需要價值。我覺得你現在的品牌主張就體現了一定的價值。”王飛對張裴軍說。
“哪裡,都是王總指導得好。”張裴軍在領導面前一直保持低調。
“不過,再去提煉一下,爭取做得更好一些。”王總又加了一句。
越是大公司,做起事情來透過的難度就越大,這裡就是考驗一個人協調能力的重要時刻。張裴軍心想事是小事,可是通關、協調的量就特別大,浪費的時間也越多,這也許是大公司的弊病,他想將來自己開公司,一定要人少,人工效能一定要高。
經過幾天的思考,他把企業的品牌導語想出來了,綜合總裁、總監等的意見,就叫做“心高志遠,創造價值”,它的寓意即是嘉匯是有遠見的,始終是團隊為客戶創造價值。
“我總覺得有點虛。”程總說了一句。
“我感覺也是,就是沒有讓人一看就懂得內涵。”王總也插了一句話。
“我認為嘉匯的核心能力不是這個,應該是團隊創造價值。”
“但是這只是企業理念,要把市場的外部環境綜合考慮起來。”張裴軍說道。
“嗯,我覺得我們是要思考自己的核心定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了,品牌導向無非是傳達企業的價值理念。張裴軍說得對,我們不能光看一個因素。”程總道。
“原來,我認為張裴軍的品牌口號有點虛,仔細讀來,還是有韻味的。”張總又換了一個調。
“嗯,我看先這麼著吧,我們先在內部試行,聽聽大家的意見,可以再請一兩個好的諮詢公司來談談,我們要廣泛聽取意見,一兩個人肯定想不出好東西的。”程總總是把大家的意見放在首位。
“心高志遠,創造價值”的品牌口號貼在了公司的主要通道上,同事們也在議論著新的品牌口號。反饋來的意見,大家都覺得嘉匯不是這個風格,倒像是張裴軍個人的風格。
張裴軍也覺得自己把個人的思想和企業的思想混在一起了,他覺得有必要請專業的廣告公司來給企業作一個定位,在這方面,他不是強項。
王飛也表示認同,地產行業有比較專業的品牌宣傳主張的並不多,他們是首次嘗試,所以很慎重。
最後大家決定進行廣告公司的招標,讓品牌宣傳能推行下去。
7。團隊創造力量
雖然在公司裡張裴軍獲得了一定的名氣,但他始終覺得自己被罩在一張無形的網中,他常常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身心疲憊。大公司裡的人和事雖然看起來都很風光,但是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多的私交。除了工作,大家在私下很少接觸,張裴軍感覺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一顆螺絲釘,發揮的能量再多也就是一名普通的職員,所以,在推進品牌工作的時候,激情有餘而動力不足,甚至有一種想打退堂鼓的感覺。
廣告公司的招標已經進入第二輪了,進入競稿的有三家公司,都是在上海享有名氣的4A公司。廣告公司的人一看就和他們地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