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比如“相聲瓦舍”。進入90年代,臺灣又出現了臺北曲藝團,這也是臺灣唯一一個國立相聲團體。1995年,相聲被編入了臺灣的初中教育課本。

“相聲瓦舍”不是劇團是外號

“相聲瓦舍”是臺灣第一個專業的相聲藝術表演團體,創辦於1988年,可以說,我整個是在模仿賴聲川創辦一個劇團。當時我是大四的學生,而且開始時“相聲瓦舍”不是一個劇團,是我和搭檔宋少卿做表演的一個外號,瓦舍的意思是劇場,因為當時大家喜歡聽光碟的相聲,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到劇場來看相聲,因為相聲要看見,相就是看的意思,它有一種宣傳的意味。

“相聲瓦舍”不是臺灣最早做相聲的團體,可以說,沒有賴聲川,就沒有馮翊綱,沒有“相聲瓦舍”。賴聲川是我們的大學老師,我最初不是跟隨他做相聲,而是戲劇,只是因為我們同是相聲迷,所以,我會模仿賴聲川製作相聲的方式來製作相聲。嚴格來說,臺灣的相聲劇是由賴聲川開創的,他有6個可以直接稱為相聲劇的作品,比如經典的《這一夜》、《那一夜》,我模仿賴聲川,我就走在他的後面。

相聲劇是臺灣媒體編造的

有人說賴聲川做的是戲劇,“相聲瓦舍”是一直長期堅持做相聲的團體。但在相聲和戲劇上,臺灣和內地的理解完全不同。在臺灣,沒有觀眾會去區別相聲和相聲劇,因為它們是一回事。在內地,相聲叫曲藝,而不是戲劇。這個分類是從上世紀80年代才有的,它是故意建立起來的一種區別,是因為人的區別才分裂開來,而不是劇種本身應有的區別。

我們用比較寬廣的眼光來看,比如音樂,如果因為帕瓦羅蒂是唱歌劇的,就要把他從音樂家範疇切割出去;莎士比亞是戲劇家,湯顯祖是戲劇家,梅蘭芳也是戲劇家,他們三個難道一定要區別開來嗎?所以,我認為,相聲是戲劇的一個形式,而且是可以用很少的佈景道具,穿很簡單的服裝,以演員為核心,不以舞臺美術為核心的一個劇種,一個純喜劇形式。

相聲劇其實是為相聲多找了一個稱謂,它不是專業術語,既不是賴聲川講的,也不是我講的,是臺灣的報紙編的,因為在臺灣說到相聲,大家就會想到魏隆豪和吳兆南,認為是聽老先生說北京話,會聽不懂。相聲在臺灣有一種高度的文化含義。所以,當賴聲川1985年的首部相聲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上演時,媒體為了便於報道,就介紹為臺灣當代的戲劇家用相聲的形式來演繹戲劇,這樣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相聲劇名詞隨之誕生。

內地相聲劇的出現比臺灣早了很多,我們曾做過研究,常寶 先生的相聲確實屬於相聲劇的範疇,但是在當時,他使用的名詞叫“化裝相聲”,老舍曾在他的著作裡提過這點。但“相聲劇”這個詞還是興起於臺灣。

“相聲瓦舍”是以做相聲劇為主。我們的作品實際上根本就是相聲劇,只是有些段子,看起來很像傳統相聲,但是,換了衣服就不再是那個樣子了,比如,我們先穿傳統馬褂,但一轉眼我們又會穿上古裝衣或是日本和服。我們會活用各種元素,有燈光音樂等,也可以用很多形式來表現。這都會讓觀眾覺得不只是新鮮,也很自然。但我們之間也有捧哏逗哏的說法,這種邏輯性的東西還是不能亂的,否則我們就不叫相聲了。

馮翊綱:郭德綱讓庸俗的人接觸了藝術品(2)

現在臺灣的相聲團體,並不都是以做相聲劇為主的,比如,臺北曲藝團,早先他們不太注重新作品的創作,堅持表演原汁原味的相聲,因為他們認為相聲不是戲劇而是說唱曲藝。這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和整個國內的相聲思維比較像。但近兩年他們也有了變化,出了很多新段子,而且很好看。如果來臺灣想看到與內地不一樣的相聲,不客氣地說,希望大家來看看“相聲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