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想在他眼皮下面弄鬼,這群人還沒這份能耐!”
原來,這幫豪商聽說胡宗憲大勝倭寇,也擔心其挾得勝之威,回來強救汪直。雖然胡宗憲附屬簽名,上本請斬,豪商們卻還是不相信他的立場。而且朝中釘封文書遲遲不下,從京裡傳來的訊息是。天子下達聖旨,令將汪直嚴加看管,不得縱其逃走。看樣子,皇帝猶豫不定。想要看一看東南戰局再說。這麼看來。如今東南大勝,皇帝一方面有了面子。一方面又要搞錢發犒勞,這汪直是否一定會砍頭,那就相當難說了。
因此他們只得再找上王本固,覺得這傻瓜腦筋單純。應該好騙,說得他動心,先斬後奏,把汪直砍死,這開海的事就再也提不起了。可是他們確實沒認清王本固的為人,能從大明科舉制度裡脫穎而出,成為進士乃至御史的。又有幾個是真白痴?
王本固與林養謙還不相同,後者是一心要名譽,要養望,並且對朝廷充滿不滿。想要透過各種刷存在感,證明自己是對的。可是王本固對朝廷沒這麼大情緒,他要名聲,也要官位,尤其不會隨便去做那些未被朝廷準則的問題。如果他跟胡宗憲抗衡,最終請旨幹掉汪直,可以比當年東漢董宣,落一個強項令的名聲,朝裡看胡宗憲不順眼的人以及豪商們的靠山還會幫助他,日後不僅仕途上頗有好處,而且也能名垂青史。
可是在已經上奏皇帝的情況下,不顧皇帝嚴加看管的旨意,擅自就殺汪直,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巡按御史權力確實很大,小事立斷大事上奏,民間演義中八府巡按,先斬後奏之類的人物原型,就是巡按。但是公然違背聖旨,擅自做主殺人,那就是連挽救的機會都斷送了。真到了這一步,自己不管聲望多高,也只能退隱林泉,講講課,教教徒弟,有事沒事罵罵朝廷,但是終身就別指望仕途上有所寸進了。
因此對於豪商提出的建議,他一律拒絕,壓根不予考慮。豪商們當初見這廝又臭又硬,敢不給胡宗憲面子,便以為是上天賜的盟友,不吝惜成本的結交,結果今天才知道,原來是個豬隊友。他當初被這幫人看中的優點,如今全成了噁心自己的毛病,而且當這個人轉身成為對立面後,豪商們發現,自己拿這種又臭又硬為當官不要命的主,還真沒什麼脾氣。
於是那些恨不得汪直去死的豪商們,轉頭又想到用暗殺的手法,讓汪直非正常死亡。可王本固自己就在監獄蹲點,給行刺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前次胡宗憲同意附署聖旨請斬汪直之後,王本固和總督衙門方面的關係大為緩和,譚綸趁機也把手也伸進了監獄裡。如今監獄的警備部隊除了衙役、民壯以外,還有大量的標營士兵,雙方互相配合,把個監獄經營的銅牆鐵壁一般,根本伸不進手。譚綸不知道腦子裡裝了多少的謀殺方案,豪商們想的到的主意,他全想的到,豪商想不到的主意,他也想的到。有這種人負責安保,想要暗殺根本就沒指望。
這種情況下,要提前終結汪直的命,只剩下一條路,就是孤注一擲,直接發兵強攻監獄。然而,豪商們吃飽了沒事幹,去組織部隊強打監獄?他們原本的目的就是殺掉汪直,保持海禁,以便繼續發財,可沒打算和大明朝勢不兩立。所謂鳥飛有影,這麼大的動靜,怎麼可能做到事後不留首尾?而一旦被人查出端倪,到時候等待自己的就是抄家滅門,這又犯的上麼?再說這種事,肯定不能一家做,而幾家聯手,鬼知道同夥會不會轉身就把自己賣了?
組織點秀才帶著老百姓鬧一鬧,這個倒還行,可是前次嚴鴻大破破靴陣之後,秀才們士氣大為低落,再想煽動他們也不容易。再說現在胡宗憲打敗汪直,勢頭如日中天,幾個秀才鬧一鬧,未必能有偌大的效果了。
胡宗憲聽得豪商們居然如此上下其手,雖在意料之外,也不禁憤懣。但他卻也作色不得。這幫豪商裡,有不少是本地名門望族,一等一的地方豪強,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