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感到深受教育。

無論一個什麼道理,只要是適合於給孩子講的,就一定要用孩子懂的話說,也一定能用孩子懂的話說。對於大人來說,這同時也是自己把道理真正想明白的過程。如果孩子不懂,往往說明大人自己沒有想明白,或者更糟糕,說明這個道理根本就不適合於給孩子講。

在今天,後面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在幼兒園裡,在小學裡,人們常常對孩子進行道德的、政治的、意識形態的訓話,說一些套話和官話。這種做法,撇開別的壞作用不說,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是惡劣的干擾,嚴重地敗壞了孩子的語言感覺。幼兒的心智生長和語言學習本來是一個充滿樂趣的自然過程,現在硬是插進了這些抽象、人為、生硬的語彙,它們在孩子的經驗中沒有任何對應物,卻被要求經常和熟練地言說。這就好像在孩子的精神的胃裡投入了一些無法消化的堅硬的石塊,其結果只能是導致精神上包括語言上的食慾不振和消化紊亂。

說孩子懂的話,不要說孩子不懂的話——這是一個基本的要求,也是一個很高的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懂孩子。我常常發現,正是那些不懂孩子的家長和教師總在說著孩子不感興趣因而聽不懂的話。因此,我們可以把這個要求看做一項教育原則,以之來判斷教育內容是否恰當以及教育者素質的高下。

第二卷 天籟 伊甸園裡的文學(2)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孩子常常不假思索,口吐妙語,其形象、貼切、新穎,是成人難以企及的,哪怕這個成人是作家,尤其這個成人是作家,比如我。

這是伊甸園裡的文學,人剛剛學會命名,詞彙十分有限,卻是新鮮的,尚未淪為概念。眼前的景物,心中的感覺,也都是新鮮的,尚未被簡化為雷同的模式。用新鮮的語言描述新鮮的事物和感覺,正是本來意義的文學。

如同兒童繪畫一樣,兒童的語言表達也是一個寶庫,是文學的源頭活水,是大師們學習的好課堂。

我從啾啾身上清楚地看到,幼兒期是語言能力的高峰,幼兒不但講究表達的準確,而且擅長表達的生動。啾啾不時蹦出的精彩表達總是使我無比喜悅,又自愧不如,我只有虔誠收藏的資格。

1。悖論式的妙句

她困極了,但又翻來覆去睡不著,向媽媽訴說:“我困得都睡不著了。”

她和媽媽從外面回來。媽媽說:“我都累糊塗了。”她馬上脫口而出:“我累精神了。”她大約是要和媽媽反著說,但累的結果不一定是萎靡,的確也可以是興奮。

電影裡,一個男人樂極而悲,大笑又慟哭。她評論說:“他笑著哭。”(2歲)

2。形象的比喻

紅和我說話,她聽見“口腔”這個詞,問:“什麼是口腔?”我笨拙地給她解釋:口腔就是嘴裡,裡面有牙齒、舌頭繕她馬上領悟了,說:“口腔是牙的房頂。”

她鼻子裡癢,問她是鼻子裡的什麼位置,她想了想,說:“鼻牆。”

我沒有找到奶瓶蓋,就找了一個代用品。一天早晨,她告訴我,她找到了,在五屜櫃上。我沒有看見,她說:“在左眼上。”五屜櫃的抽屜有兩個凹槽,的確很像左右兩隻眼睛。

她要睡了,紅囑我把燈擰暗些,她立即叫起來:“不要暗!”紅說,亮了睡不好。她解釋:“不亮就行,暗有點像汙染。”(3歲)

霰兒送來一束百合和一束黃玫瑰。她即興發揮,說:“媽媽是百合,我是黃玫瑰。”我問:“爸爸呢?”她說:“爸爸是一棵蘋果樹,又大又高又粗,長滿蘋果,永遠這樣。”多好的祝福。(5歲)

3。生動的擬人

屋外傳來風的尖叫聲。我說:“真可怕。”她附和,說:“像有人掐它似的。”

晚上,我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