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是。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兩倍於敵的兵力就可以應戰於敵人,有與敵相等的兵力就要設法分散敵人,當兵力少於敵人的時候就要堅守防禦,當不能匹敵的時候就要設法躲避敵人。所以,弱小的軍隊假如固執堅守,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所謂將帥,就像是國家的輔木。輔木設定執行得周密可靠,則國家定會強盛;輔木設定執行得有空隙不牢靠。國家就一定會衰弱。在中國古代,輔木是安裝在車子上的一個重要裝置。“輔”與“車”兩者必須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才能使車輛正常安全地執行。所以,中國古人有“輔車相依”的說法。孫子在這裡用一種比喻的方法說明將帥與國家的關係,說明將帥在國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國君危害軍隊行動的情況有三種:不瞭解軍隊不可以前進而硬讓軍隊前進,不瞭解軍隊不可以後退而硬讓軍隊後退,這叫做束縛軍隊。不瞭解軍隊的內部事務,而去幹預軍隊的行政,就會使將士迷惑;不懂得軍事上的權宜機變,而去幹涉軍隊的指揮,就會使將士疑慮。軍隊既迷惑又疑慮,那麼諸侯列國乘機進犯的災難也就到來了。這就是所謂自亂其軍,自取敗亡。

預知勝利的情況有五種:知道可以戰或不可以戰的,能夠勝利;明白實力強弱之運用規律的,能夠勝利;上下同心同德的,能夠勝利;以己有備對敵無備的,能夠勝利;將帥有指揮才能而君主不加牽制的,能夠勝利。這五條,是預知勝利的方法。

所以說,既瞭解敵人,又瞭解自己,百戰都不會有危險;不瞭解敵人但瞭解自己,或者勝利,或者失敗;既不瞭解敵人,也不瞭解自己,那麼每次用兵都會有危險。在這段話中,“殆”是指“危險”的意思。

4、軍形第四

孫子曰: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

,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

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故能自保而全勝也。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

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

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

,其所措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

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

,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稱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想知道《神探貝斯特》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選擇新增朋友中新增公眾號,搜尋“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486 孫子兵法 3

軍形第四

孫子說:從前善於作戰的人,先要做到不會被敵戰勝,然後待機戰勝敵人。不會被敵戰勝的主動權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戰勝敵人則在於敵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於作戰的人,能夠做到自己不被敵人所戰勝,但不能絕對保證自己一定會戰勝敵人。所以說,勝利可以預知,但並不能強求。

要想不被敵所戰勝,就要組織好防禦;要想戰勝敵人,就要採取進攻行動。採取防禦,是因為敵人兵力有餘;採取進攻,是因為敵人兵力不足。善於防禦的人,隱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