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峨山禪師是白隱禪師晚年的高足,年老的時候,有一次在庭院裡整理自己的被單,信徒看到後覺得很奇怪。
信徒問:“您有那麼多的弟子,這些雜事為什麼要您親自整理呢?”
峨山禪師道:“老年人不做雜務,那要做什麼呢?”
信徒說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禪師非常不滿意,反問道:“你以為處理雜務就不是修行嗎?那佛陀為弟子穿針、為弟子煎藥,又算什麼呢?”
信徒因而瞭解到了生活中的禪。
一般人對於修行的最大誤解,就是把修行與做事分開來看,這是概念的誤區。其實,無論是修行,還是任何其他的事情,如果不能夠運用於生活之中,不能夠運用於日常行為中,那就不是最好的,管理的理論也是如此。管理就是把理論變為常識的過程。
寫作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理解管理和實踐管理的過程,特別要感謝六和集團、美的集團、招商基金、珠江啤酒、威創股份的管理者們,和他們反覆的交流和合作,讓我釐清了這些管理的基本概念。
陳春花
2009年8月6日於廣州天河
獻給
那些下決心不再在工作中折磨
自己和下屬的經理人
第1章 什麼是管理
管理沒有對錯,只有面對事實解決問題。
絕大部分人都感覺自己已經非常努力地工作,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都知道,管理實際上是人、物、事三者的辯證關係,不同的組合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而管理,就是確保人與物結合後能夠做出最有效的事來。所以我們有時會慨嘆人和人的不一樣,其實管理的奧妙正在於此,同樣的人,同樣的資源,交由不同的管理者來運作,結果會相差很遠。所以,如果想提升管理績效,就需要對於人、物、事三者之間的關係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管理的理解
領導常會說“把人給我管住”,因為從日常的經驗來說,管理通常被人們定義為“管人理事”。這個定義被很多人不斷地強化,結果,管理的主要工作就變成了對於人的工作,管理最大的困難也就變成了琢磨人的困難。更多的人還會確信,如果把人管好了,管理就做好了。但是,事實真的就如此嗎?中國企業中的人,如果從投入工作的時間來說,很多人會超過10個小時。但是從產出的結果來看,這10個小時並沒有我們想象得好。有人告訴我說是員工的基本素質不夠高,又有人告訴我說是因為中國的企業需要用30年的時間走完別人300年的歷程,這兩個原因或許我可以接受,但是也並不完全同意。我發現,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的管理出了問題。
第一,管理就是讓下屬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
在諮詢行業流行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諮詢顧問到一家公司去,老闆非常高興地說:“你來得正好,幫助我培訓員工,因為他們笨得像豬一樣,我說什麼他們也聽不懂。”接下來這個顧問去培訓員工,但是員工們卻對顧問講:“你快去培訓我們老闆吧,他講得全是鳥語,我們根本聽不懂。”這裡講的幾乎是許多企業的真實狀況,老闆和員工根本無法對話。管理者有時喜歡把事情變得複雜不易理解,以顯示自己卓爾不群且富有深度,但是管理是要做決定並讓所有人執行這個決定的。
管理所要求的合格決策,就是讓下屬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我們常常看到企業的管理者每日忙於決定他們認為重要的問題,但是對於下屬應該做什麼,對於每一個崗位應該做什麼卻從來不作分析,不作安排,結果每一個員工都是憑著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的理解,憑著自己對於企業的熱情和責任在工作,出現的工作結果就很難符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