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不敏,喝了一口就放下了。

“楊先生不喜歡?”小郭笑著問。

“沒有,就是覺得不健康。”楊銳笑著回了一句。

他隨口一句話,小郭卻是臉色大變。碳酸飲料不健康的概念,在30年後再普遍不過,在許多健身人士眼裡,碳酸飲料恐怕比毒品還要可怕。

但在1984年,別說是中國了,外國都少有這方面的報道。

小郭三步並作兩步的走到了自家經理身邊,耳語了兩句。

肖經理的臉色亦是陰沉了下來。

“怎麼了?”一位坐在前排的中年人抿著可樂,好奇的問。

現在人內心收斂,表面上卻是非常外放,隨意問別人家的事情,自然的像是串門似的。

肖經理笑道:“沒事,可能有一些誤會。”

“啥誤會?”中年人更好奇了。

肖經理想了一下,笑道:“楊銳先生可能對碳酸飲料有些誤會。”

“楊銳?”中年人轉頭認了一下人,又回憶了一下,狐疑道:“他對碳酸飲料還有研究?”

會議室並不大,兩人的對話,大家都聽到了。

楊銳的眉頭頓時皺起來了。

周圍坐著的多是學界人士,是可口可樂公司透過高校和研究機構邀請來的。當然,不免也有行政官員佔用了名額,過來蹭頓飯,領點禮物給自家孩子。但是,不管是哪種人,都是對學界有一定影響力的。

楊銳正在聲望積累期,對於“研究”之類的詞彙非常敏感,他不知道肖經理這樣問的原因,但也不能被人看做是來蹭可樂的大一學生,於是稍微想了一下,朗聲道:“研究不敢當,有一些瞭解,比較關注。”

中國的謙虛式回答可進可退,還是非常好用的。

肖經理不知道他是不是謙虛,但還是鬆了一口氣,畢竟,最難纏的總是那些自信滿滿的傢伙。

然而,肖經理沒說話,前排的中年人卻轉過了身子,道:“我看過你登在cell上的論文,是挺厲害的。不過,你去年還研究細胞裡的鉀離子通道,今年就對碳酸飲料有研究了?你把食品科學也看的太簡單了點吧,肖經理,你剛才說有誤會,具體是啥誤會?”

這就是所謂的文人相輕了。就像是楊銳不想被誤會一樣,鑽研食品學的這位,也不想被人誤會。

說是玻璃心也好,說是底線太高也好,他是寧願得罪楊銳,也不想在學界同仁面前丟臉。

當然,這也就是楊銳聲望不夠了,換一名學霸級人物,就算指著大便說乾燥,食品專業的也可以接一句“真空包裝更保鮮”。

肖經理內心裡是不願意複述的,但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他只好示意小郭說。

小郭有點緊張,低了一下頭,說:“楊先生剛才說,那個……碳酸飲料不健康。”

現場有明顯的吸氣聲。

對於2014年的中國人來說,可口可樂也許就是一種飲料,健康或者不健康的討論,僅止於商業和健康。

然而,1984年的中國人,卻不免要聯想到更多的東西,而最重要的,永遠是政治因素。

作為進入中國的外資標杆企業,可口可樂在最初幾年經歷的風波,總是與中國政壇息息相關。

1978年,允許可口可樂進入中國的協議簽訂4天以後,中美雙方正式發表了《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宣佈“中美雙方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師級外交關係”。

1982年,可口可樂在北京各大商場,做了中國現代市場上的第一次賣場促銷,北京各大報紙發音強烈,《內參》頻發,繼而有了陳雲的批示。

1983年,剛剛過去的“咖啡因風波”則是讓小郭、肖經理,以及眾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