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官員為了要他們在莊宗面前說句好話,還得向他們送禮討好。四處的節度使們也爭相重金行賄。伶人中為害最深的就是景進。李存勖想知道宮外之事就問景進。景進專門替莊宗刺探外面的情況,由此大進讒言,干預朝政。誰不討他的好,他就在莊宗面前說壞話,誰就該倒黴。所以,官員們見了景進,沒有不害怕的。
唐莊宗要封兩個伶人當刺史。有人勸阻他說:“現在新朝剛建立,跟陛下一起身經百戰的將士,還沒得到封賞,反倒讓伶人當刺史,只怕大家不服。”唐莊宗根本不理這些話,照樣讓伶人當了官,一些將士見了,果然氣得要命。不出幾年,朝廷內部先亂了起來。
同時伶人與貪官汙吏又相互勾結,不但使朝廷日益腐敗,還陷害忠臣良將,魚肉百姓,搜刮民財。李存勖用人不當,直接將自己推上了滅亡之路。
但是,伶人中也有個別忠直的,敬新磨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他不但忠直,而且很機智。李存勖喜歡和伶人們一起演戲,還給自己起了個藝名“李天下”。有一次,他玩得竟亂喊道:“李天下!李天下在哪兒?”敬新磨走上去便給了他一個耳光,李存勖被打得直髮蒙,其他的伶人見了,頓時變了臉色,敬新磨卻斥責道:“李天下只有一個,你又叫誰呢?”說得大家笑了,李存勖也轉怒為喜,重賞了敬新磨。
李存勖喜歡打獵,但又常常踏壞莊稼。一次在外圍獵時當地縣令上前勸諫:“陛下,凡是擁有國家的人都應該愛民如子,以民為立國之本。必須不應該為圖一時快樂而踐踏農田,傷害民心。陛下如同萬民父母,怎麼能這樣做呢!”
李存勖聽了大怒,命人將他綁了起來,想砍頭問罪。敬新磨和其他伶人見狀趕忙上前扭住縣令,佯裝斥責道:“你身為縣令,對下可以驅使百姓。既然知道陛下喜歡打獵,就應該多多留出空地,怎麼又讓百姓在這裡鋤地勞作,妨礙陛下的鷹犬飛走呢?現在犯了錯又不能自責,反而敢對陛下亂說,我看你是該死啦!”
眾伶人聽了都跟著笑了,李存勖知道是自己的錯,聽了這種反話,怒氣消了大半,一會兒又下令釋放了縣令。
用人不當導致了政治腐敗與黑暗,而其中任用善於剝削百姓的孔謙之類的酷吏更是弄得民怨沸騰,再加上李存勖那位吝嗇貪財、為富貴竟不認生身父親的劉皇后,朝廷上下離心離德,將士百姓怨氣沖天。
李存勖任命孔謙為租庸使,孔謙為斂民財供奉李存勖揮霍,便繞過藩鎮將領直接下令到州縣催交賦稅。雖然有的藩鎮上奏彈劾孔謙違反朝廷制度,李存勖卻一方面下詔表示照制度辦事,一方面又對孔謙姑息縱容,致使其橫徵暴斂民心大失。由於暴斂無度,魏州百姓常有拖欠,李存勖責問魏州官員趙季良,趙季良反問他想何時平定河南,李存勖怒而斥責道:“你的職責是督交稅賦,做事不利,反而敢幹預我軍國大事!”趙季良卻說:“要謀取河南卻不愛護百姓,一旦失去民心,恐怕河北也不屬於您了,更何況河南呢?”李存勖被趙季良的話驚醒了,怒氣頓消,這才收斂了一些,緩徵賦稅。
由於李存勖滅劉仁恭父子,北擊契丹,再滅掉後梁,了結了父親三支箭所代表的三樁遺願,便日益驕縱,不再為戰勝對手而約束自己了,做上了快活天子,與先前判若兩人。以上用人失當也是驕縱的一個表現。任用孔謙之類的斂財之臣是為了享樂揮霍,他大興土木建造富麗堂皇的宮殿,又讓伶人景進等廣求美女進獻,滿足其荒淫的生活。由於重用宦官、伶人,奸佞當權,最後,功臣宿將們橫遭猜忌,接連被冤殺,這又是李存勖死於非命的直接原因。
郭崇韜被冤殺就是一大錯案,郭崇韜原是滅梁的功臣,後來曾幾次進諫,使李存勖非常不快,加上伶人誣陷,使李存勖對他猜疑更深,到郭崇韜平定四川又立下戰功,隨軍的宦官們因為沒撈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