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誤解陛下了。”蘇寧很認真的認錯。

李二陛下點點頭,隨後說道:“正是因為如此。我不可能輕視你的意見,也不可能無視你的想法和諫言,只是似乎從你入朝以來,就十分關注商務發展,大力推動商務發展,但是同時卻又及其警惕商務與商人,不惜對不法商人課以重稅施以嚴苛懲處,處處設防,到處監督,我的確非常疑惑,到底是為什麼!”

蘇寧沒辦法告訴李二陛下究竟是為什麼,但是一些話是可以說出來的:“陛下,究竟是為什麼,陛下也應該明白一些,為何商鞅推廣重農抑商之政策,為何歷朝歷代賢達都把農務放在第一位,商務放在最末端,大力打壓商人,打壓商業,士農工商,商是最末一等,陛下,先代賢達這樣做,不是沒有道理的。

商鞅錯了?李俚錯了?始皇帝和李斯錯了?漢高祖錯了?張良蕭何陳平曹參錯了?光武帝錯了?曹孟德孫仲謀劉玄德都錯了?諸葛亮也錯了?荀彧荀攸程昱賈詡司馬懿這些人都錯了?乃至於百年亂世中那些帝王,前隋之楊堅楊廣,他們一直都在堅持重農抑商之舉,歷代賢達一直堅持的重農抑商,錯了?那些先聖都是錯的?

一個錯誤不可怕,但是一錯就錯千年,我族還未消亡那可真是皇天后土保佑我神州大地了,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們沒有錯,或者說,他們並沒有完全錯,只是錯了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對的,陛下,您可曾想過,商鞅變法推行重農抑商之前,華夏對於商人的看法是什麼樣的呢?”

李二陛下沉吟道:“你是指夏商周?”

蘇寧點頭:“正是。”

李二陛下慢慢搖搖頭:“我雖讀書,但是尚未將那些史書全部讀完,瞭解的不是很多,尤其夏商周史料不全,年代久遠,可信度上也有問題,怎麼?讀史書寫史書有了些感悟?你那本史書寫的如何了?”

蘇寧回答道:“臣所寫的史書陛下不久之後就可以閱覽到,但是當前,陛下卻必須要明白為何商鞅會摒棄夏商周鼓勵商業發展之舉,強行限制商業發展,並且以法家之身份獲得儒家支援,以至於對商業之抑制一直維持到今日,陛下不覺得其中有些聯絡嗎?為何夏商周沒有重農抑商,到了商鞅那兒就非要抑制不可?”

李二陛下問道:“為何?”

蘇寧慢慢說道:“臣所瞭解的也不是很完全,但是大體可以明白,之前也對陛下說過不少臣所瞭解的,比如李俚變法,就是因為他認為鉅商大賈操縱市場物價以至於類似於米糧這一類生活必備之物的價格太貴,以至於百姓們買不起,從而會導致政局不穩,威脅到國君的地位,所以就推行了抑制商人的舉措。

想想也很合理,因為要限制商人操控物價,從而穩定局面,讓人人有飯吃,土地雖然歸農人所有,但是產出糧食卻會被有心之人所收購,所囤積,不賣,以至於城池中不從事農務沒有土地的住戶失去了糧食的來源,市面上米價就越來越貴,那些商人就可以獲得鉅額的利益,但是百姓財力有限,買不起那麼貴的米,吃不飽肚子,就只能鬧事了。

商人所造成的國家動亂,在周後期屢見不鮮,乃至於鉅商大賈可以進而為官,操控國政。為自己謀利,例如呂不韋,這些商人比之單純的貴族更為可惡,貴族財產來源本就是確定的,有封地有事宜,不會多也不會少,而商人掌權之後卻會利用自己的權力把其他商人給收拾掉,吞併他們的生意,造成某一種物品的販賣只有一家商戶供給的情況,而且還是不得不買的生活必需品。如此一來。價格他們說了算,百姓不只能高價購買了嗎?

商鞅同時代的賢達們肯定也是注意到了,商鞅之前的時代,夏商二代就不說了。華夏大地基本上是荒蕪人煙的蠻夷之地。商人再如何折騰。限於地域,他們折騰不出什麼來,即使商代國土大增也是如此。以物易物的時代,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