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了,就要來追究鄭國當年為何不進行“風險投資”的罪。
而在骨子裡,是晉國瞄準了東南方的這個鄰國,要向南擴張,藉此進一步壓迫楚國。
對這個機會,秦穆公迅速做出一個判斷:秦國早晚是要向東擴張的,現在晉國不宜去碰,那麼,如果能在鄭國方向取得一點成果,作為將來東進的立足點,也還不錯。於是,就派兵前往,組成了秦晉聯軍。
這樣一個態勢,就算是楚國也要心跳,鄭國哪裡能扛得住?鄭文公一面哀嘆“出來混,早晚都是要還的”,一面請老臣燭之武出面,去秦軍大營做說客。
燭之武既老練又忠誠,連夜用一根繩子縋出城門,潛入秦營。只說了一席話,就讓秦穆公打了退堂鼓。
老臣在政壇歷練久了,說辭用的是典型的攻心術,他不說鄭國多麼可憐、請寬恕之類的話,只談秦穆公最關心的秦國利益。他說,晉國與鄭國為鄰,吃掉鄭是為了擴大領土。而秦國呢,與鄭國八竿子打不著,中間隔著個晉國,還隔著個周王室。您幫晉國滅了鄭國,有什麼好處?主公啊,可知“鄰之厚,就等於君之薄也”!
第七章一代雄主貪便宜吃了個大虧(2)
這話太厲害了,一下就刺中了秦穆公的軟肋。
燭之武接著又給秦穆公開出支票,說您要是留著鄭國,您將來往東邊去,我們就是您的接待站啊!
這下,秦穆公大悅,當即就和鄭國立下盟約,雙方成為戰略伙伴。然後,留下三員戰將帶領一支小部隊就地駐戍,自己帶著大軍跑回去了。
秦軍一撤,晉軍覺得局面難弄,也只好撤了。
晉文公心裡當然不高興。這件事,標誌著甥舅兩國從此開始離心。
又過了兩年,一代霸主晉文公去世了。說來也真不簡單,他上臺執政總共才7年,就創下了天下霸業,使晉國的霸主地位維持了一百多年。
就在這時,秦國在鄭國的駐軍將領杞子等三人,送來了一份絕密情報,說鄭國人極為信任秦軍,讓秦駐軍掌管了都城新鄭的北門鑰匙。君上可“潛師襲取鄭國”,到時我們把城門一開,就什麼都解決了。
這可是天時、地利、人和!秦穆公在狂喜之中做出了錯誤判斷。
晉文公死了,天下霸主也該輪到我了。拿下鄭國,就是開闢了一塊東進基地,機會不可錯過!他隨即下令,由“三虎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為帥,領兵襲鄭。
但是百里奚和蹇叔堅決反對,蹇叔苦諫道:“千里勞師,隔著好幾個國家去偷襲遠地,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等大軍到達,鄭國必然已有備,軍隊白跑一趟,還容易發生譁變。況且你大軍遠行千里,誰還能不知道?”他的意思,此事斷不可行!
這的確是秦穆公一生中僅有的一次發昏。此次襲鄭,是無後方作戰,一旦受挫,將全軍覆滅。且行軍路線的一側就是晉國,極易受到狙擊。就算是拿下鄭國,也只是遠離本土的一塊飛地,實不易守,不過是一塊雞肋罷了。
——貨不在便宜不便宜,而在於有用沒用。
但是秦穆公不聽。他太渴望成功了,當即派出400乘戰車、2000名精兵組成奇襲部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出師之日,蹇叔隨秦穆公為大軍送行。三虎將中的西乞術,是蹇叔的兒子。蹇叔想到此去凶多吉少,就哭著對孟明視說:“孟子,君上能見到大軍出國門,可是見不到你們回來了!”
秦穆公氣得鬍子上翹,派人去斥責蹇叔:“你知道什麼?簡直是個老不死的!”
蹇叔只得叮囑兒子西乞術,此去晉人最可畏,若晉來襲,必在崤山!
“三虎將”壯年氣盛,沒把老爺子的話當一回事。大軍一路上耀武揚威,路過周王城北門時,傲慢無禮,視天子為無